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開普勒三大定律的內容是什麽

開普勒三大定律的內容是什麽

開普勒第壹定律(軌道定律):每壹行星沿壹個橢圓軌道環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壹個焦點中。開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從太陽到行星所聯接的直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同等的面積。開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各個行星繞太陽公轉周期的平方和它們的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

開普勒三大定律的內容是什麽

開普勒在1609年發表了關於行星運動的兩條定律,壹條是開普勒第壹定律,也叫軌道定律,內容是所有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的,太陽處在橢圓的壹個焦點上。

開普勒第二定律,也叫面積定律,對於任何壹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掃過相等的面積。

用公式表示為:SAB=SCD=SEK

到了1619年時,開普勒又發現了第三條定律,也就是開普勒第三定律,也稱為周期定律,內容為所有的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開普勒不僅為哥白尼的日心說找到了數量關系,更找到了物理上的依存關系,使天文學假說更加的符合自然界本身的真實。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為經典天文學奠定了基石,並導致數十年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

開普勒全名約翰尼斯開普勒,出生於1571年,死於1630年,開普勒是德國近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開普勒以數學的和諧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開普勒是繼哥白尼之後第壹個站出來捍衛太陽中心說,並在天文學方面有突破性的成就的人物,被後世的科學家稱為天上的立法者。

  • 上一篇:買到臨期藥品可以要求賠償嗎
  • 下一篇:初三化學教案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