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小楊,今年35歲,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由於精神壓力過大,幾乎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上個月底出差,果然睡前吃了兩片地西泮,準備睡覺,誰知這時同事打來電話說領導讓去陪客戶喝酒,小楊二話不說,起身穿衣就出了門,完全忘記了自己剛吃了安眠藥。
接下來是同事,馬上打了120急救電話。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人保住了。醫生詢問後,怒斥小楊無知。
吃了安眠藥怎麽還能喝這麽多?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現在社會,嚴重失眠的人很多。很多朋友睡不著覺,或者有心事,總會借酒消愁,如果還是睡不著,就會加上安眠藥助眠。酒後服用安眠藥會有什麽樣的安全隱患呢?很顯然,兩者同時使用,安全隱患是非常大的。
酒精對人體的作用比較特殊,少量的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為興奮作用,量多壹點為抑制作用。而安眠藥主要是鎮靜、抑制興奮的作用,所以如果吃了安眠藥,再加上少量的酒精,就會產生 "正負相抵 "的效果,如果飲酒過量,則是雙重抑制,可能導致嗜睡、昏迷、血壓下降,甚至有呼吸驟停而死亡的危險。
這只是從宏觀上闡述了安眠藥和酒不能同時服用的原因。
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類藥物(**地西泮類)為例:在該藥的說明書、使用註意事項中,明確寫著:本類藥物與酒精等鎮痛、抗抑郁藥物合用時,可互相增加藥效,應調整劑量。嚴重急性乙醇中毒者應用本類藥物,可加重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
對於平時不怎麽喝酒,酒又不能不喝,又吃了安眠藥的話,建議及時催吐,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尤其是地西泮,應用較為廣泛,親脂性較高,很容易透過血腦屏障,這壹方面可以快速發揮治療作用,但另壹方面,也能較快地與酒精達到雙重抑制,更需要及時處理。
對於壹些嗜酒如命的人來說,如果突然戒酒,會表現出明顯的興奮,由輕微的震顫、焦慮,發展到抽搐、震顫,甚至死亡。臨床上治療這類人酒精戒斷的藥物恰恰是苯二氮卓類藥物,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類人飲酒後就服用此類藥物進行戒斷治療,而是需要表現出明顯的興奮才可以使用,而且在臨床上壹般首先使用的是相對保守的劑量,為了避免過度鎮靜,所以可能需要多次給藥,而不是壹次性給藥治療。
因此,無論哪種情況,酒後都不宜服用安眠藥,甚至根本不建議服用。
無藥博士簡介
生命科學博士,執業藥師,高級營養師,守護生命健康,拒絕偽健康,攜手調理健康的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