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藥企而言,藥品如果不能進入醫保目錄,這是壹個利空,但要讓藥品進入目錄,又要讓利於民,所以這確實是壹件比較矛盾的事情。所以帶量采購導致藥品價格下跌,正是本輪醫藥股大跌的主因之壹。
1、市場仍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藥品集中采購結果,從醫保資金的收支角度看,2018年1~10月醫保結存率依然有19.97%(去年同期23.86%,全年19.17%),總體仍較為良性。藥品集中采購更多是推動醫保資金的騰籠換鳥,需要關註醫保資金的結構性紅利。考慮到政策的情緒性影響,短期可以繼續關註非藥板塊投資機會。但中長期而言,行業依然值得看好。實際上,去年醫藥股也因這件事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時間拉長來看,並不妨礙醫藥股的長期趨勢。
2、未名醫藥方面,依舊是散戶博弈的格局,買賣雙方總計十個龍虎榜席位中,東方財富拉薩營業部占據六席,沒有較為常見的遊資席位現身。10月19日晚間,未名醫藥在回復函中表示,對於參股公司北京科興參與科興中維合作開發研制新冠疫苗項目的事項,至今仍未得到北京科興的有效答復。
3、有機構投顧分析認為,疫苗板塊普漲的行情已經接近尾聲,從研發進度來看只有康希諾等少數幾家上市公司有望在新冠疫苗面市後受益,疫情階段機構資金抱團疫苗板塊防禦的時點已經過去,近期市場表現來看,遊資正在最後的炒作階段把籌碼倒給散戶接盤,即便近期疫苗板塊有所反彈,也已經到了行情的“魚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