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人體每公斤體重每天允許攝入的鋁不能超過1毫克。而我國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日均鋁攝入量為34毫克,這對成年人來說較為安全,但已超過了兒童的承受能力。專家介紹,同樣面對鋁超標的膨化食品,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傷害。然而,少年兒童恰恰是膨化食品最忠實的消費者。
危害:鋁是健康殺手據了解,鋁是壹種低毒金屬元素,它不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含鋁量超過國家標準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人體攝入鋁後只有10%-15%能排出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蓄積,與多種蛋白質、酶等人體重要成分結合,影響體內多種生化反應,長期攝入會對大腦造成損害、導致老年癡呆、貧血、骨質疏松等疾病,尤其對身體抵抗力差的老人、兒童和孕婦危害更大,會導致兒童發育遲緩、老人癡呆,孕婦攝入後會影響胎兒發育。
食用鋁超標的膨化食品,鋁會在人體內不斷蓄積,引起神經系統病變,幹擾人的思維、意識和記憶功能,嚴重的可能會癡呆。人體內鋁含量過高時,會影響磷的吸收。在腸道形成的不溶性磷酸鋁隨糞便排出體外,磷的缺乏影響鈣的吸收(生成的磷酸鈣不足),導致沈積在骨骼中的鈣流失,抑制骨骼生成,出現骨軟化癥。鋁攝入過多還可能導致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
警惕:炸薯條、薯條等含鋁食用含鋁添加劑的食品,是鋁攝入的主要來源之壹。油條是很多人常吃的壹種食品,它在制作過程中,常加入明礬和蘇打,使其鋁含量較高。用含鋁發酵粉非自然發酵法制作的粉絲、涼面、油餅、油條、饅頭、面包等都含有鋁。目前,我國生產和廣泛使用的含鋁食品添加劑主要是鉀明礬、銨明礬和復合含鋁添加劑。雖然國家標準沒有對食品添加劑的鋁含量做出規定,但規定了食品中鋁含量不得超過100毫克/千克。
壹些含有氫氧化鋁的藥品,在治療人們疾病的同時,也會使鋁悄悄進入人體。
鋁鍋、鋁壺、鋁盆等鋁或鋁合金制品也是鋁進入人體的來源。特別是在炒菜時加少許醋調味,更能加速鋁的溶解。
提醒:讓孩子少喝罐裝飲料 專家提醒,不要讓孩子喝太多罐裝飲料,罐裝飲料的鋁含量要比瓶裝飲料高3~5倍,所以家長不要讓孩子喝太多罐裝飲料。同時,由於大多數孩子喜歡吃膨化食品作為零食,家長也要註意這壹點。
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中鋁含量較高,可以引導孩子少吃這些食品。另外,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壹般具有高脂肪、高熱量、高鹽、高糖、高味精等特點,其營養成分不全面,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是其主要成分。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會促使體液酸化,還容易帶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富貴病。而且它們都屬於低粗纖維食物,長期大量食用這類食物,如果粗纖維攝入不足,運動量不大,容易造成體內脂肪堆積。對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如果長期食用大劑量鋁含量超標的食物,甚至會對智力發育造成影響。
兒童正處於身體發育時期,如果在飯前大量食用此類食物,容易造成飽腹感,影響孩子的正常進餐,從而帶來營養不良的後果。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盡量避免用鋁鍋烹調食物,或用鋁制容器盛放醋、果汁酸等。
相關:購買膨化食品和油炸小食品註意事項:選擇有 "QS "標誌的產品;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盡量購買近期生產的產品;不要購買包裝滲漏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