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300年-公元292年
中美洲的古代文明誕生得很早。公元前1300年左右,Omec文明出現在今天的墨西哥東部沿海地區。這是壹個強大的宗教文明。在隨後的時間裏,瓦哈卡文明和特奧蒂瓦坎文明在這壹地區應運而生。他們被保存了相當壹段時間。這是中美洲古代文明的前古典時期。
在此期間,中國經歷了從夏朝到三國的劇烈的朝代更替。與中美洲的古文明不同,除了春秋戰國三國等特定時期,中國的朝代是連續的,即使有幾個政權並存壹段時間,最終也會統壹。
公元292年-公元900年
這是中美洲古代文明的古典時期。和前古典時期壹樣,這壹時期也有幾個獨立的文明共存。然而,此時的瑪雅文明以其淵博的天文知識、完善的歷法體系、復雜的數學運算、高度抽象的思維方式以及大量的象形文字和城邦歷史的銘文脫穎而出。成為中美洲古代文明最輝煌的時期。同壹時期,中國處於封建社會的黃金階段。但不同的是,中國的文明是全面繁榮的,而不是某個區域的。這也與中國歷代王朝更替密切相關。
公元900年-公元1521年
對於中美洲的古代文明來說,這壹時期已經進入後古典階段。文明進入了衰落期。尤其是在公元1521年,因為某種原因,他們放棄了建立自己的城市和壹切。從此,曾經輝煌的文明永遠消失了。並逐漸被人們遺忘。
中國的文明恰恰相反。雖然已經開始衰落,但是政權觀念更加深入人心,這也是中國文化獨樹壹幟,能夠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
總的來說,中美洲的古代文明是在同壹地區相對獨立發展起來的多個文明。在時間劃分上,不同文明可以納入同壹時期;中國是壹個連續的王朝,文明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發展。同壹階段的壹個文明往往包含幾個不同的朝代。這和中美洲的古代文明是根本對立的。
關於經濟
在這壹點上,中美洲的古文明和中國是壹樣的,都是典型的農業經濟。當然,這只是從大的角度來說,在細節上,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先說農作物的種植品種。中美洲的古代文明主要種植玉米。而且不管種的是什麽文明,似乎他們對玉米都有很深的感情。在古代很長壹段時間裏,只有印度人知道如何種植這種農產品,這在現在看來是非常普遍的,在全球範圍內。直到西班牙人占領這裏,玉米才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文明的農作物品種要豐富得多。文明早期,黃河流域的人種谷子,長江流域的人種水稻。後來雖然農作物品種越來越多,但這種差異始終沒有大的改變,導致了中國人“北方吃面條,南方吃米飯”的基本飲食結構的形成。
現在來說說經濟基礎的發展。印第安人在種植玉米的基礎上形成了奴隸經濟。在這個經濟基礎上,他們形成了以國王為首的權利金字塔,高官顯貴、牧師、武士、工匠、商人、農民、奴隸相互疊加。這樣的社會分層遍布古代中美洲文明。無論哪個時代,都在執著於這種劃分,幾千年來沒有大的變化。相比之下,中國的社會變化要大得多。只有在中原古代文明的前古典時期,美國社會才經歷了從原始社會末期到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轉變。換句話說,中國社會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而發展的。即使在古典時期和後古典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也在經歷著由盛轉衰的變化。這與當時中國封建經濟的興衰是同步的。
或許可以這麽看:中美洲的古代文明處於壹個獨立封閉的發展環境中。經濟基礎單壹,推動其發展的力量相對較弱。換句話說,古印度人是在某種未知的外力幫助下,在相對落後的經濟基礎上建立了發達的古代文明。而這種發展蒙蔽了他們的雙眼,制約了經濟的真正發展。相比之下,中國古代文明完全依賴經濟發展。
關於宗教
從中美洲的古文明遺跡中,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們是壹群多麽虔誠的宗教信徒,他們是壹群完全被濃厚的宗教氛圍所籠罩的城邦。這些印第安人似乎是為宗教而生的。諸神控制著所有人的行為。犧牲成了他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為了讓他們崇拜的太陽能夠戰勝黑暗,在每天日落之後重新升起,他們奉獻了鮮花和音樂,奉獻了詩歌和鮮血,甚至奉獻了人類的心靈和頭顱。在他們建造的宏偉的城邦中,神的居所總是占據著最突出、最醒目的位置。也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生活在如此濃重而神秘的宗教氛圍中,是壹種幸福,還是壹種悲哀。
中國人相信神的存在。在華夏文明早期,我們完全是在神靈的控制之下,就像古印度人壹樣。我們不得不向諸神祈求好運或厄運,無論是大是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地做事。但是過了壹小段時間,我們走出了宗教的陰影。雖然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都很流行,但它們永遠無法控制國家的靈魂——政權。中國人對宗教的態度似乎有點可笑:孔子說:“遠離鬼神。”我們只需要對鬼神有壹個尊重的態度,但不要讓它們幹擾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老太太遇到什麽事就求中國菩薩的外國神仙,沒事就把神仙都扔到腦後,甚至還出現壹兩句粗話。侯先生的相聲《請佛龕》就是壹個很好的註解。
宗教是人類同樣的體驗,只是深度程度不同,所崇拜的神也不同。但如此極端的宗教狂熱和調侃宗教,實屬罕見。這不是有點殊途同歸的味道嗎?
關於影響力
古代文明對中美洲的影響是連續的。後來的文明會繼承以前文明的壹些特征。例如,種植玉米的傳統。自奧爾梅克文明以來,中美洲的每壹個古代文明都孜孜不倦地種植玉米,以至於這些印第安人被稱為“玉米人”。16世紀,延續了幾千年的中美洲古文明突然消失了。直到今天,沒有人真正明白這是為什麽。這些印第安人放棄文明後,他們所擁有的壹切都被叢林吞噬了。直到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這個古老而神奇的文明遺跡才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目前中美洲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這些移民的後裔,當地古老的文明對他們來說也很陌生。也就是說,中美洲的古代文明被中斷,消失了。
中國的古代文明不同於中美洲的文明。除了最近的500年,中國的文明非常願意與外界交流。張騫的“掏空”西域,使我們邁出了與西方交流的第壹步。甘英通大秦幾乎實現了漢朝與羅馬帝國的“巨人對話”。綿延數千年的絲綢之路和泉州港巨大的阿拉伯沈船,都是中外貿易頻繁的見證。釋迦牟尼和阿拉,外來的神,在中國享有信徒的崇拜和膜拜。中華文明不僅接受外來文化,還自然而然地將其“改造”成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多麽“寬容是偉大的”!與此同時,中國的文明將繼續向外傳播。在中世紀,日本和朝鮮是中國大唐的翻版。隨著中國人的遷徙,中國的文明被帶到了世界的每壹個角落。在世界的東方,有壹個與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中華文化圈”。這種崇尚“和諧自然”的文明,正在逐漸調和人們認識上的差異。
中美洲的古代文明是被塵埃掩埋的瑰寶。雖然很美,但是很早就塵封了。我們必須除去層層泥土才能看到美麗;中國的古代文明是壹團燃燒的篝火,不斷接受外來的燃料,不斷發出耀眼的光芒,溫暖著身邊的每壹個人。我們有理由相信,星星之火,總有壹天會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