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如何通過實驗鑒定中藥的抗大腸桿菌作用

如何通過實驗鑒定中藥的抗大腸桿菌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中藥:側柏葉、大薊、艾葉、石菖蒲、夏枯草、黃芩購自廣西壹心藥業百色連鎖店。細菌:耐藥大腸桿菌由右江民族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分離、鑒定和保藏。用標準藥敏紙(購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測定大腸桿菌對青黴素和紅黴素耐藥。試劑:M-H培養基,生理鹽水,購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其他材料:濾紙、培養皿和棉簽購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煮沸法提取藥液[2,3]

將六種中草藥各50克加水,文火煎制。第1次煎煮時間為1.5h,第二次40min,第三次30min。將三種藥液合並,濃縮成100ml(相當於0.5g/ml生藥),再取1次濃縮液,濃縮成5ml二次濃縮液(相當於1.0g/ml生藥)。保留第二濃縮液。

1.2.2自制藥物敏感紙

制作直徑為6mm的濾紙,高壓滅菌幹燥,然後將濾紙在濃縮液中浸泡過夜,在60℃的幹燥箱中幹燥,無菌保存備用。

藥敏試驗用1.2.3 K-B法[4]

①按1000ml蒸餾水稱取配有M-H瓊脂的穆勒-辛頓瓊脂38g,按每皿25ml(直徑9 mm)分裝。②將已孵育16 ~ 24h的菌株接種於生理鹽水試管中,調整濃度至0.5 McBride標準(相當於1.0×108CFU/ml)。(3)用無菌棉簽蘸菌液,旋轉試管內壁擠出多余的菌液,然後在M-H瓊脂表面均勻鋪展三次,每次旋轉平板60°,最後沿平板內緣鋪展1周。④平板室溫幹燥3 ~ 5min後,用無菌鑷子將藥紙緊貼瓊脂表面,35℃孵育16 ~ 18h,記錄抑菌圈直徑。⑤藥敏試驗重復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為藥物的抑菌直徑。

1.2.4觀察結果

觀察6種中藥提取物對耐藥大腸桿菌的體外抑菌效果。

2個結果

用K-B法測定了6種不同濃度的中藥水煮液對耐藥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夏枯草和黃芩在0.5g/ml濃度時有抑菌作用,其余4種中藥無抑菌作用;在1.0g/ml濃度下,6種中藥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夏枯草和黃芩抑菌作用尤為明顯,見表1。表1 K-B法測定6種中藥不同濃度水提取物對耐藥大腸桿菌的抑菌直徑(略)

  • 上一篇:中國可重復使用的宇宙飛船成功發射。是高科技嗎?
  • 下一篇:KDREA註冊商標了嗎?還有哪些類別可以註冊?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