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經營還是比較粗放的。主導產品規模小,品種多而雜,無法形成規模優勢;品牌剛剛起步,尤其是包裝、保鮮、分級、冷藏的商業化還比較粗放,產品進入高端市場較少,缺乏競爭優勢;蔬菜生產科技含量低,主要是勞動力不足,尤其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中青年。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推廣難度大,生產粗放。蔬菜產品產量低,外觀差,高效品種少。
2.市場流通領域發生了很大變化。蔬菜是鮮嫩產品,易腐爛,供需矛盾變化快,市場價格變化大。我縣市場雖多,但設施不全,信息系統不完善,與目標市場聯系單壹,缺乏整體指導,蔬菜產銷形勢難以預測。同時,由於菜農習慣今年種菜,看上年的傳統思維,往往導致誤導和盲目生產,造成區域性、季節性、結構性相對過剩,不僅影響生產效率,也打擊了群眾積極性。
3.組織化程度不高,集約化水平低。目前雖然引進了幾家企業帶動生產,但我縣的蔬菜產品還是以千家萬戶生產經營為主。品種和技術很難統壹,標準很難統壹。品種多,單個品種數量少,難以創品牌。勞動力外出打工,在家發展的都是老人和婦女。高科技技術難以普及,規模生產受到限制。沒有壹個大的社區組織和龍頭企業來帶領農民生產,產業的升級無形中受到了限制,銷售還是遵循壹般的松散購銷方式。
4.產業配套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主要體現在缺少冷庫,解決不了蔬菜的長途運輸和營銷問題。目前我縣只有三個冷庫,每天可預冷蔬菜約1.300噸,而在蔬菜銷售高峰期,每天約有7000噸蔬菜運出羅甸,按照蔬菜產品的60%計算,需要預冷4000多噸。此外,我縣每年還有火龍果、板栗等幹果3000多噸,每年8月至次年4月需要冷藏,增加了蔬菜同時預冷時的庫容矛盾。
5.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非常薄弱。
6.投入不足。主要是勞動力和蔬菜生產資料投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