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澤瀉:為澤瀉科多年生沼生植物澤瀉的塊莖。味甘、淡,性寒。具有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預防脂肪肝等功效。常用中成藥有澤瀉降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3個月為壹療程。
(2)決明子:為豆科壹年生草本植物鈍葉決明或決明的成熟種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的作用,降脂效果十分顯著。可用決明子50克,加水適量,煎湯分2次服用,1個月為壹療程。
(3)何首烏:何首烏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根塊。氣微,味苦寒。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膽固醇的排泄,減少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起到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何首烏還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特別適合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老年高脂血癥患者。常用中成藥有何首烏片,每次5片,每日3次,連用1~3個月,效果顯著。
(4)大黃:根莖基部為何首烏,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或唐古特大黃。味苦,性寒。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的功效。此外,生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攻積通便的功效。因此,生大黃特別適合大便幹結的高脂血癥患者。可口服大黃粉,每次0.25克,每日1次,1個月為1個療程。
(5)山楂:為薔薇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野生山楂的果實。其味酸甜,性微溫。具有增加胃液消化酶、擴張血管、降血壓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常用的中成藥有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1個月為1個療程。也可用山楂果50克,加水煎湯,代茶頻飲。
(6)香蒲: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蠟燭香蒲的花粉。味甘,性平。能抑制腸道對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從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值得註意的是,香蒲油和香蒲渣沒有這種藥效,只有生香蒲才有這種功效。口服 3 片,每天 3 次,1 至 2 個月為壹個療程。
(7)紅花: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花。味辛,性溫。紅花能降低血清總膽固醇,降低血壓和甘油三酯,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
(8)銀杏葉:為銀杏科落葉喬木植物銀杏的幹燥葉片。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治療高脂血癥、高血壓、心絞痛引起的冠心病有壹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