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心悸、心慌、易驚、難眠等癥狀,多為心神虛弱所致,故診治時必須註意保護心神。由於中成藥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點,可用於緩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療。方便、快捷、高效。針對中成藥的特點,可在辨證的基礎上,適當選用,如參附註射液、丹紅註射液、參仙升脈口服液、心寶丸等,因其使用方便,可明顯提高搶救治療效果。
摘要:
目的:探討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中醫治療方法。方法: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總結中醫對本病的認識、辨證、分型、分治及診治中應註意的問題。結果:中醫辨證論治療效確切,即使是重癥患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醫綜合治療的效果也優於單純西醫治療,並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結論中醫治療心動過緩具有優勢。
關鍵詞:
緩慢性心律失常;中醫機理;辨證分型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心律失常時心率緩慢為特征的壹大類心臟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伴有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病等心臟系統本身的疾病。冠心病、心肌炎、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歸屬於中醫?心悸?眩暈?類,其發病機理復雜,標準難辨,中醫藥在治療本病方面有壹定優勢,現總結如下。
1 中醫對本病病機的認識
心悸包括心悸和心動悸,是指患者自覺心悸,驚恐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壹種病證。臨床上多為陣發性,因情緒波動或過度勞累而發生,常伴有失眠、健忘、頭暈、耳鳴等癥狀。[1].傷寒雜病論》正式提出?悸?的病名;《金匱要略?悸衄吐血胸滿瘀血病脈證並治》對悸衄?金匱要略》正式提出了 "悸 "的名稱。金匱要略》論述了心悸的病因和審證求因的方法,如"寸口脈動而無力。寸口脈動而無力,動則驚,無力則悸。濟生方》,論述了心悸的病因和病因的檢查方法,如?茫然 《濟生方》提出病名,指出?心血不足者病為怔忡。濟生方?治眩方》指出本病的病因是 "真血耗傷,心帝失司"。病因是真血耗損,心帝失養,逐漸發展為眩暈。"?五飲瘀阻中脘。丹溪心法》認為本病的病因是真血不足,痰濁內生。丹溪心法》責之為虛痰。醫林改錯》。心慌 "認為瘀血內阻也可導致心悸不安。總之,其病變多與心虛膽怯、心血不足、心陽虛弱、水飲內停、瘀血內阻、濕熱內阻等有關。
2辨病小結
2.1善識脈象
結脈、代脈、緩脈、慢脈、濡脈是心動過緩的特征脈象。傷寒論集註》中寫道:????????????????皆氣血不足,經絡不通,陰陽不交之故。指出經絡不通、陰陽不交是疾病的本質。結脈是氣血凝滯所致,故要以活氣、活血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要活氣活血;?代脈是由於元氣衰微所致。代脈有節律者,當重行氣活血;?代脈有節律者,心虛較明顯。結輕代重從殊途?這是壹般辨病的脈象規律。在此基礎上,還需善於識別特殊情況,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或較嚴重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中的失脈、敗脈等,至於捕捉到的本質脈象幾乎只見於心臟停搏時極慢的室性自身節律。臨床需要註意脈搏的變化並認識到脈搏的本質意義。
2.2 四診
首先是辨別虛實。實證脈象遲而細弦,舌苔白膩,臨床表現為胸悶氣短,或胸痛透背,面色晦暗,神疲乏力等、多為痰飲上犯,心陽痹阻,兼挾瘀血,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虛證脈沈細,或大而無力,舌質胖或紫黯,苔白,面色白,口唇紫紺,心煩,心慌,胸悶,氣短如喘,自汗,怕冷,精神疲倦懶言,此為元氣虛餒,心陽不振,陽氣不運之征。這是元氣虛餒,心陽不振,陽微不運的表現。
2.3 結合現代醫學的相關檢查
辨清?心陽不振,陽衛不運 "等,結合現代醫學的相關檢查
辨清 "心陽不振,陽衛不運 "等。 或功能性?功能性?
三類治法
辨病是基礎,辨證是關鍵,在辨?的基礎上,辨證是關鍵,在辨證的基礎上,辨病是關鍵,在辨證的基礎上,辨證是關鍵,在辨證的基礎上,辨病是關鍵,在辨證的基礎上,辨證是關鍵。因此,在辨證論治的過程中,要註意 "辨證 "與 "辨病 "的關系。"辨證 "是辨病的基礎,"辨病 "是辨證的關鍵。現將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總結如下。
3.1 益氣升提法
癥見腦中空虛,頭暈耳鳴,跌倒搖晃,或突然昏厥,伴有氣短如喘,心悸胸悶,舌淡胖,苔薄,脈沈緩或失弦,脈象虛脫。證屬上氣不足,心肺氣虛,治宜益氣升陷,方用升陷湯。若氣虛甚者,加人參、黃芪、山茱萸酸斂,可防升散太過。
3.2 益氣溫中法
心悸怔忡,腹中冷痛,嘔吐泄瀉,神疲乏力,肢體倦怠,四肢不溫,舌淡胖,苔白,脈沈緩細軟或失弦或伴有結脈,代脈。證屬宗氣不足,脾胃虛寒,治宜益氣溫中,健脾加減熟地黃,健胃加減小建中湯。氣虛加黃芪,名黃芪建中湯;血虛加當歸,名當歸建中湯。
3.3 溫陽化飲法
癥見胸脅脹滿,心悸怔忡,氣短喘促,或腰膝酸軟,水腫尿少,舌質淡紫,苔白膩滑,脈滑緩。證屬陽虛停飲,胸陽不振,治宜溫陽化飲。在脾用苓桂術甘湯,在腎用五苓散。
3.4 溫經散寒法
證見畏寒怕冷,四肢清冷或微熱,頭暈頭痛,脈沈遲。證屬表裏兩寒,治宜溫陽散寒,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陰寒內盛,陽氣衰微,宜回陽救逆,方用四逆湯。
3.5 溫胸陽法
癥見胸脘憋悶,心悸怔忡,痰飲氣短,四肢厥冷,或胸痛透背,背冷如掌,或水腫,小便短少,惡心嘔吐,苔白膩滑,脈弦遲,或短促、代、結。證屬痰痹,心陽不振,治宜溫通心陽,痰濁緩解,方用桂枝蔞薤半夏湯。
3.6 溫補心腎
癥見胸悶、心悸、氣短、怕冷、畏寒、頭暈、乏力、腰酸、小便清長、舌苔灰黑、脈沈細無力。證屬心腎陽虛,神失內守,治宜溫通心腎,方用右歸丸。
3.7 活血化瘀
心悸,心痛,舌紫,脈沈遲或結代。證屬瘀血阻滯,心脈不暢,治以活血化瘀,舒心通脈,方用血府逐瘀湯合丹參飲合成方。
3.8 清利濕熱法
癥見胸悶,心悸,脘腹脹滿,納呆,神疲乏力,汗出不暢,尿少而黃,大便不調,舌淡紅,苔薄黃膩,脈濡數。證屬濕熱痹阻,心陽內遏,治宜清利濕熱,方用三仁湯。
4辨證論治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4.1堅持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
引起心動過緩的病因很多,必須借助現代醫學的相關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危險分層、預後判斷等、並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如對於重癥病例,需要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如急診植入起搏器、搶救基礎疾病等,在此基礎上采用中醫藥結合診治。
4.2 正確處理?的標本兼治?本與標的關系。
遵循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的原則。遵循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的原則。 還要處理好溫陽與補氣的關系,若陽虛為主,應在溫陽的基礎上補氣;若氣虛為主,可在補氣的基礎上溫陽,因?陽為氣之漸,氣為陽之本?在臨床實踐中,要註意兩者之間的關系,有針對性地用藥。對於慢性病人或恢復期病人,需用藥物緩圖,以逐步改善病人體質,提高療效。
4.3 有效中成藥的使用
因為中成藥具有方便、快捷、高效?方便、快捷、高效?
4.4 制定因人而異的?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食療+戒煙戒酒等,以提高療效,改善患者體質,提高生活質量。
4.5 養心神
過緩心律失常患者常伴有心悸、心慌、驚恐、失眠等癥狀,多為心神不足所致,故在診治中必須註意養心神。如心氣虛弱者,選用健脾丸、謙心丸;心陰不足者,選用甘麥大棗湯、天王補心丹等;心之陰陽氣血俱虛者,常用復脈湯。
5例
王某,女,56歲,教師,2010年4月2日初診。主訴反復暈厥伴眩暈、心悸3個月,加重5天,住院治療。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失常和竇性停搏。最慢心率為 43 次/分,阿托品試驗後出現竇性心律失常,交界性逸搏,最快心率為 86 次/分,檢查血細胞比容為 62 克/升。中醫診斷為虛勞(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西醫診斷為病竇房結綜合征(心率緩慢)和中度貧血。住院 16 天後,全身情況好轉,但心率無明顯改善,出院 1 周後病情復發,遂來門診就診。檢查發現: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爪甲不華,畏寒怕冷,精神緊張,舌胖苔白,脈細緩。四診合參,辨證為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治以溫中、養血、活血,方用四物湯合桂枝湯、麻黃五味子湯。方藥:熟地 15 克,當歸 10 克,白芍 15 克,桂枝 10 克,炙甘草 6 克、大棗 6 克,阿膠 6 克,麻黃 6 克,淫羊藿 6 克,車前子 3 克,馬兜鈴 5 克,幹姜 6 克,3 劑,2 天 1 劑,水煎服。二診:脈48-56次/分,精神好轉,仍食欲不振。陽氣已振,氣血壹時尚難恢復,效不更方,守原方7劑,煎法不變。三診:服藥2周後,脈率52~64次/分,諸癥大減,食欲明顯增加。此乃脾胃生化之機恢復,宗氣有源,心脈鼓蕩有力,血運得以通暢。故於前方去麻黃、附子、細辛,加黨參15g,白術15g,阿膠增至每劑10g,以加強益氣健脾養血之功,續進7劑。四診:精神、飲食如常,脈搏穩定在62次/分以上。在三診處方基礎上,加丹參15克、香附15克,5劑,2日1劑,水煎服,分服。建議勞逸結合,適當運動,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避免受涼感冒,調節情誌。服藥結束後,脈搏穩定在 64~68 次/分,心電圖顯示為竇性心律。血紅蛋白恢復正常。
參考文獻:
[1]張伯臾.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