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對分類垃圾袋的顏色要求不盡相同。比如上海是黑、紅、咖啡、藍,廣東省部分地區是黑、紅、綠、灰,有的地方是黑、紅、綠、藍,有的地方是黑、紅、灰、藍。所以分類垃圾袋的顏色要根據當地的政策法規來定。
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袋代表不同種類的垃圾。壹般來說,分類垃圾袋分為黑色、紅色、藍色、綠色、咖啡色、黃色和灰色。
1,黑色:黑色袋子壹般存放生活垃圾。比如放壹些私人垃圾,放在衛生間的垃圾袋,壹般用黑色。
2.紅色:代表有害物質,有時用橙色標註。有害物質包括廢電池、熒光燈管、油漆、過期藥品、化妝品等不可回收且有壹定汙染危害的物質。
3.藍色:代表可回收的垃圾,包括塑料、紙張、金屬等有價值的材料,將納入廢品回收系統進行資源回收。
4.綠色和咖啡色:在多種塑料垃圾桶的情況下,綠色和咖啡色代表廚余垃圾,可作為植物養分的肥料,被掩埋後可被天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
5.灰色:有害物質和可回收物質以外的垃圾,磚、陶瓷、渣土等難以回收利用的廢棄物,壹般焚燒掩埋。
6.黃色:黃色垃圾袋是醫療廢物的袋子,用於放置醫療感染性廢物,如廢棄的血袋、沾有血液的廢物(止血貼、棉球等)和其他沾有血液的廢物。
什麽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壹般是指按照壹定的規定或標準,對垃圾進行分類、儲存、投放和搬運,從而將其變成公共資源的壹系列活動。
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垃圾在分類存放階段屬於公眾的私人物品。被公眾分類後,成為公眾所在社區的區域性公共資源。分類運輸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後,成為非排他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來看,大多是根據垃圾的成分和產量,結合當地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和處理方式進行分類。
垃圾分類的意義
垃圾分類是垃圾終端處理設施運行的基礎。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在生活垃圾科學合理分類的基礎上,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配套體系建設,按照分類品種建立與垃圾分類相匹配的收運體系,建立與再生資源利用相協調的回收體系,完善與垃圾分類相銜接的終端處理設施,確保分類收集、運輸、回收、利用和處理設施的互聯互通。只有做好垃圾分類、垃圾回收、處理等配套制度,才能更高效地運營。垃圾分類事關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利於進壹步提高我國新型城鎮化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
減少土地占用
減少占地。垃圾分類,去除可回收和不可降解物質,垃圾量減少50%以上。
第二,減少環境汙染
減少環境汙染。廢電池含有金屬汞等有毒物質,會對人類造成嚴重威脅。當廢塑料進入土壤後,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所以回收可以減少這些危害。
變廢為寶。
變廢為寶。1噸廢塑料可回收600公斤無鉛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以避免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樹木。所以垃圾回收既環保又節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