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紅參的制作方法

紅參的制作方法

紅參是商品人參的主要品種之壹。新鮮人參蒸煮時,人參根中的水解酶、澱粉酶、羥基酶、麥芽糖酶等受熱破壞,不僅阻止了人參皂苷的水解,也阻止了澱粉的水解糖化。人參根中豐富的澱粉在加工過程中通過加熱糊化轉化為紅色糊精,使人參顏色發紅,質地堅硬,角質透明,同時隔絕了水分和空氣。人參皂甙對人參有保護作用,有利於商品人參的貯藏。

紅參加工首先要有固定的加工廠房,準備曬參、蒸參、烘參的場所和用具,如參刷、參筐、水槽、大盆、排針、剪刀、木箱、溫度計、濕度計等。

紅參加工的主要工藝流程如下:選參、洗參、刷參、蒸參、曬參、去濕、刨參、二次烘參、分級、裝箱等。

(1)加工紅參,必須選擇參身長、參形美、參漿足的鮮參,參漿不足的鮮參不能加工成紅參。(2)洗參可將選好的鮮參放入籮筐中,浸入水中,輕輕擺動參根相互碰撞洗凈泥土,有條件的可用洗參機洗參,速度快,效率高。(3)刷參 經過人工或機械洗參,人參根部上的泥土基本洗凈,但蘆碗、病疤和分叉處的枝根和泥土,需人工輔以刷洗,刮去病疤,刷凈泥土,使人參根部達到潔白的程度,刷好的人參,按大、中、小,分別準備分屜蒸制。(4)蒸參 ①鍋竈蒸參 這是傳統方法,用時多少即可。按人參根大、根小分別裝屜,先鋪屜布,然後壹把把頭朝下、須朝上,挨著裝滿人參根為止。將鍋內註滿水,上距屜底25厘米,先將水燒開,再將屜提至鍋內,蓋嚴,初火約30分鐘上元氣,再用慢火維持元氣2。5小時至3小時,停火半小時至壹小時即可出屜,用鍋竈蒸3小時左右,六七年的人參大貨(頭道)蒸2小時50分鐘,中貨(二道貨)、中貨(三道貨)蒸2小時30分鐘。30 分鐘。其次要掌握好溫度,鍋內的水要先燒開後上屜,上屜時溫度在 80℃左右,上元器達到 95~99T:,元器到停火時保持 99C 左右,從停火到下屜使溫度逐漸下降。在蒸參過程中要避免火候忽大忽小,溫度急劇變化,以免參根開裂、破腹、跑漿,影響紅參品質。

停火後,讓人參在屜內悶30分鐘,待屜內溫度和氣壓下降時,將屜從大鍋中取出,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屜板上,避免冷空氣從屜底進入、為防止屜內溫度急劇下降,不要忙著打開屜布,要停20分鐘後再打開屜蓋,停10分鐘後再揭開屜布從外面取參。取參要輕取、輕放,參盤上放壹枝,曬幹或烘幹。②蒸參罐蒸參法是目前比較先進的蒸參方法,有的用電腦控制溫度、壓力、時間,衛生條件好,勞動強度小,加工量大,是大型加工廠采用的方法。壹般加工廠不采用。蒸參罐分為兩種,壹種是水泥蒸參罐,另壹種是金屬蒸參罐,兩者性能相似,效果壹樣。

首先要裝好盤子,按鮮參的等級分別裝在盤子上,先在盤子的壹端劃壹條水平線,然後將鮮參蘆放下,參須豎起放在擺桿旁邊,擺桿的角度約為45°,壹直滿擺為止。邊裝邊把參理順,防止橫七豎八地躺著,松緊要適宜,太松影響每罐蒸參的數量,容易斷腳斷條;太緊透氣性差,蒸不均勻,容易出白皮。裝盤後,碼入蒸參車架上,每盤要苫壹塊白布,以便收集蒸參油。每罐可裝13至15盤,每罐約裝鮮參750至1000公斤。

其次,將蒸參框推入蒸參罐內,關閉罐門,關好後,打開供氣閥門,使高壓蒸汽進入罐內,開始緩慢升溫,30分鐘左右,使罐內溫度達到90℃、然後改用大蒸汽,使罐內溫度達到 98-100 ℃,再改用小蒸汽,使溫度維持在 98-100 ℃,維持 100-120 分鐘後停止供汽,再使溫度維持在 98-100 ℃。30 分鐘,***需要 150 ~ 180 分鐘。當溫度緩慢下降時,縮小內外溫差,然後打開罐門蒸氣,停10~20分鐘後拉出蒸參車,裝盤晾曬。

另壹種是低溫長時間蒸參法,溫度從30℃→60℃→90℃→98℃→60℃出屜,蒸5~6小時。

根據鮮參的等級,蒸參的時間和溫度,按照軟件程序要求的順序,輸入電腦,在蒸參時,由電子計算機進行自動控制,這樣蒸出來的紅參外觀和色澤質量才能壹致,不至於參差不齊。

采摘和晾曬:將蒸好的參車拉出,稍加冷卻後,將參板擡出室外,放在曬參架上,開始 "揀參",也叫 "倒參板"。裝參前要蒸參的方向,先裝後揀,裝好後先揀,依次壹層壹層輕輕取下,不準拔腿拉扯,要扶著主根上部往回取,保護好參須,大頭參要用手扶持著出來。拿下來的參要壹排壹排地放在另壹個盤子裏,擺時要以須壓根,不要以根壓須,擺好後把盤子擡到晾架上,晴天晾曬6至8小時,使表皮水分蒸發掉。

參露的采集:參露是蒸參過程中的副產品,蒸參露中含有揮發油,具有特殊的香氣,是高級滋補飲料的優良添加劑。人參露的采集時間壹般是在氣蒸人參的時候,溫度達到 70 至 80 攝氏度時,采集 30 至 40 分鐘,采集 15 分鐘左右,這樣的人參露質量最好。

但許多實驗證明,采集人參露,可使紅參減產5%~7%,如果蒸參罐集氣7~8分鐘,每罐水參400公斤,大頭參可采集人參露13~14公斤,參須可采集人參露15公斤,這不僅使紅參減產影響不大,而且人參露的質量也高。采集的人參露應裝入消毒容器,存放在陰涼處,註意防止發酵變質。如果無限期延長采集參露的時間,不僅會降低紅參的產量,還會降低參露的質量。

(5)晾曬也叫烘貨,目前國有參場采用硬風晾曬法,部分集體和個體經營的小參場仍采用土法晾曬。

①主要采用火墻、火爐、木炭等加熱烘幹法,該法缺點是衛生條件差,勞動強度大。但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壹般房間稍加改造,即可做土法晾房。采用土法晾曬紅參,要註意溫度和水分兩個環節。

溫度:第壹次晾曬也叫濕貨晾曬,前8小時溫度在65~70℃,然後保持50~60℃4小時左右。第壹次烘幹後把胡須打濕,然後進行第二次烘幹,前 8 小時溫度保持在 50 ~ 60℃,以後 4 小時保持在 40 ~ 50℃。

排濕:在幹燥過程中,每隔2小時排濕壹次即可。硬風幹燥法: ②硬風幹燥法采用鍋爐供氣,通過管道進入排氣管,釋放熱量進行幹燥。既有安全、衛生,又有溫度易於控制的優點。

第壹次烘幹。蒸好的人參經過壹天的烘幹後,即可吊入烘房,為防止人參發酵變酸,烘幹溫度要高壹些,烘房溫度保持70~75℃,烘烤時間8~10小時,在烘烤過程中每隔30分鐘排濕壹次,每隔2小時左右,將參盤上下變換位置,以使人參烘幹均勻,防止烤焦。若烘烤過度,則色澤汙濁無光澤,顏色變黑,同時易出空心,既降低產量又降低質量。

當主根達到半幹,支根、須根全部幹透時,壹般在次日清晨,將參板擡出烘房,放到曬場上曬露水,以增加參的光澤。然後打潮下須。

打潮的主要目的是軟化曬幹的參根和人參,防止斷根、折根,便於人參定型。通常有三種打濕方法。

A.將壹盤人參采摘成小把,用雙手輕輕捏住主根上部,然後將人參浸入溫水中片刻,再放入木箱中,當木箱裝滿後用濕麻袋蓋在上面,悶10~12小時,使支根和須達到軟化。

B.將人參根須斜向下放在木箱底部,然後在人參上面輕輕地擺上壹層人參,再用濕麻袋蓋上,放在室內悶18~24小時,使人參達到軟化程度,這樣的紅參色澤好。

C.用噴霧器直接向參盤上的人參噴灑溫水,噴灑後將參盤逐層壓實,待1~2小時後,人參不易折斷時,再將參盤放入木箱中蓋上濕麻袋進行悶養。此法簡單、易操作、損耗少。

悶參後還要 "下剪",又稱下紅須或下尾。按照規格,將軟化後的紅參毛須全部剪掉。剪枝根時,較粗的枝根可留長壹些,細的枝根要留短壹些,要考慮與人參的形狀是否美觀成正比,靈活掌握下須根的大小,分開存放,須根的長度夠在8厘米以上,要整齊地疊放捆紮成直徑約4厘米的小把做紅直須,其余的斷須、毛須做紅雜須或紅參須。

二次烘幹時,將紅參下須,按枝頭大小分別排列在不同的盤子裏,將捆紮好的紅直須也排列好,放到曬場上進行晾曬,然後擡入烘幹房進行二次烘幹,烘幹房的溫度控制在40~50℃,直到烘幹為止,大約需要48~72小時。

烘幹後的紅參可放入通風良好的庫房,紅直須可直接裝箱入庫。

(6)按紅參規格等級標準進行挑選分級。

  • 上一篇:壹管羽毛球的價格是多少?
  • 下一篇:化學趣味小故事6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