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醫療衛生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調動全院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我院各項工作健康和諧發展,根據* *市[2014]45號《醫療衛生單位績效工資分配指導意見》,經院務會研究,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以下績效工資分配方案:
壹、指導思想:
通過改進績效工資考核辦法,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建立以服務效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為主要內容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體系,充分調動各級各類人員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我院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社會效益。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
2、堅持總量控制、以收定支、保證收支平衡的原則;
3.堅持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和社會效益並重的原則;
4、註意向臨床壹線和關鍵崗位傾斜的原則。
三、基本工資:
正式員工將2006年產業改革工資中基本工資(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的60%作為固定基本工資(但三包、水電費、住房公積金等。個人應承擔的仍由個人支付)。臨時員工基本工資定為380元/月,績效考核工資與同崗位其他員工相同(績效工資包含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費用)。
四、績效工資分配方案:
門診收入:普通診療費、門診治療費、治療費;醫技檢查45%是醫生服務費收入。
住院收入:臨床醫生、護士、醫技科室的住院服務費收入全部合並在壹起,扣除相關費用後再按比例重新分配回各科室。即:
臨床科室住院服務費收入=(醫生各項服務費+護士各項服務費+醫技科室各項檢查費)-(合作醫療或醫保扣除+單位政策扣除+車錢+困難群眾餐費+市場開發費+病人漏費+洗消費+大額材料費+其他)。以上收入不包括醫療費用。
臨床科室住院服務費收入分配比例為:醫生50%,護士23%,放射科9%,b超室9%,檢驗科9%。
(壹)、醫生的工資計算方法(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中醫科、疼痛科、手術室):
1,醫生應支付績效工資=普通門診檢查費收入的40%+(門診治療費+住院服務費收入50%+手術費+45%醫療技術檢查費-1000元管理費用)×36%。
2.醫生實際工資=基本工資+醫生應付績效工資×績效考核得分×考核系數1.0+夜班費-應扣除各種費用(如社保、住房公積金)。
補充說明:中醫科應付績效工資還包括65438元+0200元+中醫收入20%的工資;手術室專人補貼200元,巡視、器械清洗消毒補貼1,000元。手術室麻醉費的百分比是45%,不扣除管理費用。
(2)、護理部工資計算方法:
1、護士應發績效工資=(門診普通檢查費收入40%+住院服務費收入23%×63%+婦產科開的註射護理費)÷參與分配的護士人數× 0.9。
2.護士實際工資=基本工資+護士應付績效工資×績效考核分數×考核系數1.0+夜班費-應扣除所有費用。
3.護士長實際工資=基本工資+65438+護士平均績效的0.5倍×績效考核得分×考核系數1.0-應扣除所有費用。
補充說明:護理部參與績效分配的人員數量為10。無論多少人參與績效分配,護士長的績效工資都是護士實際績效之和÷ 10× 1.5,每個護士的績效扣除10%作為護士長工資,不足部分由醫院補貼。
宸存▊鏇告ü
澶彶鍏:姣忔璁?铏炴浉锛岃嚦鏂煎悰鑷g浉鏁紝缍◢瀹夛紝浣嗚叧韪濆浜嗭紝浜嬩簨涓嶉爢锛屼笉绂佽惤娣氥?傚仛鐜嬭姝岋紝鎺ㄥ繁鍙婁汉鎳茬桨鑹撅紝鐐哄彟澹瑰?嬪搴殑鍥伴洠鎰熷埌鎯嬫儨锛屼絾涓嶄唬琛ㄥΤ鎬曟埌鐖紝濡冲杽鏂肩暀鍊嬪ソ涓嬪牬銆傚鏋滃9鍊嬬闯澹矑鏈夐爯绱勶紝浠栧皣鏄慨寰枫?傚鏋滀粬鍚冮=浜嗭紝浠栨渻鏀炬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