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縣位於湖南西北邊陲,總人口約61萬人,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53家,最高級別是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兩家二級甲等醫院。
圖文無關
隔離區撤除後,這是李思思調回指揮部的第壹個夜班。從下午五點到第二天早上八點,15個小時裏,李思思粗略估計,前半夜大概有100多個病人,後半夜淩晨四五點鐘有人來,六點鐘人更多,壹天下來她共****,接診了近兩百個病人。而以前,壹個夜班可能只有幾個人。
連續上了兩個夜班後,李思思感覺渾身酸痛無力,起初以為是勞累過度,但後面幾天接踵而至的典型咳嗽癥狀,讓她確信自己得了感染。
但李思思並沒有做核酸,因為醫院內部下發通知 "建議不要服用核酸","反正就算陽都要上班,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陽"。
縣城最好的醫院,心血管內科35名醫護人員已全部被感染,"除了高燒不退、癥狀嚴重、全身酸痛下不了床的,只要能走路基本都在醫院上班"。護士長沈慧說。
而在該縣其他醫院,情況也大同小異:病人突然增多,醫護人員基本都被感染,病床基本滿員。
擋住了第壹波感染潮,壹些醫護人員擔心,接下來危重病人增多,壓力會更大。
缺人,"補課 "上班
李思思13日判斷自己被感染,她沒有做核酸,壹方面是因為醫院不建議做,另壹方面她也覺得診斷反倒增加了心理壓力:擔心什麽時候能好,擔心傳染給家人和同事。接下來的幾天,李思思上了兩個白班,兩個夜班,都沒有什麽異樣。
她也習慣了這樣的工作節奏,2020年從兒科轉到傳染病科後,便壹直處於待命狀態,常年處於加班狀態,經常半夜十壹二點接到進入隔離區的電話,"有人感染了要送進隔離區,壹個電話讓收拾東西馬上走,病人在等妳。"
12月26日,縣醫院護士田麗清楚地記得,這是感染的第十天。
她的丈夫和兩個孩子也相繼被感染,因為 "頭痛、全身炸裂般的疼痛",對她來說度日如年。婦產科的 7 名醫生、8 名護士和 4 名實習生,共 19 人都被感染了,還有壹名同事發高燒住進了醫院。她了解到,其他醫療部門的情況也大致相同。
縣婦幼保健院的護士張軍也已經感染了10天。以前人手多的時候,排班可以分為白班、中班和夜班,但現在人手不夠,只能分為白班和夜班。夜班是從晚上 6 點到第二天早上 8 點,持續 10 多個小時。張軍的大部分同事也都被感染了,但只要不發燒,稍微好壹點就能回去上班,她說這是 "湊合著上班"。
"新國十條 "發布後,"醫務人員感染後回家治療還是繼續工作 "的問題也引起熱議。在12月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回應稱,"我們多次要求落實醫務人員關愛措施,對醫務人員進行預防接種、健康監測,特別是要根據疫情防控和臨床救治的情況、動態優化調整醫務人員、醫療力量和工作班次 醫務人員的安排能夠保證醫務人員的力量滿足臨床工作的需要,不會因為醫務人員大量職業暴露後造成感染而影響臨床工作。"
圖文無關
但在這個醫療資源有限的縣城,要想 "動態優化調整"、"保證醫務人員力量滿足臨床工作需要",最終的辦法還是要 "堅守崗位"。
對於小縣城來說,醫護人手不足似乎是最突出的問題,但李思思也很理解醫院的難處,醫院沒有余力招更多的人,"這幾年疫情下消耗的醫護用品都是醫院自掏腰包,財政並不富裕。"
不是不能休息,實在不舒服可以向科室反映,情況屬實,科室規定後可以在家休息,但沒人選擇休息。李思思覺得,"妳休息就意味著有人要替妳的班,現在大家都被傳染了,或多或少都不舒服,妳休息別人天天替妳的班,肯定不好意思。"
田麗也還在強撐著,采訪中,她的咳嗽沒停過,大人小孩 "此起彼伏",夾雜著咿咿呀呀的嬰兒叫 "媽媽"。"不能不上班,病人多,不去病人沒人管"。田麗希望自己能快點好起來。
床位爆滿
12月12日,李思思所在的發熱門診,還只有壹名護士和壹名醫生,病人增多後,急診增加到了兩名護士和兩名醫生。"大部分都是發燒,有的沒發燒,比較緊張,有點不舒服,可能也會開點藥,沒什麽大礙就回去了,也有老人情況比較嚴重壹點,可能會建議住院治療"。
就診人數不斷增加,縣人民醫院的相關政策也在不斷調整。
在該院公眾號12月16日發布的通知中,仍分為隔離病房和普通病房,新入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需住院治療,核酸結果24小時陰性,陽性患者在老院區設置的隔離病房治療。到19日,醫院發出內部通知,建議醫護人員不要服用核酸,普通病房開始接收陽性病人。24日左右,陽性病人的隔離病房已被拆除。
12月19日,婦幼保健院也不再查核酸,病人還在繼續增加,"放開前還分陰陽兩區,現在10個住院病人9個是陽性"。張軍說。
張軍原來在乳腺科工作,隨著社會上感染病例的增多,醫院陽性內科病人增多,乳腺科病人沒有癥狀基本自行回家,產科住院的病人越來越多,張軍被借調到產科值班。"產婦感染後,發燒、渾身酸痛、腸胃不適,但不敢亂用藥,來醫院的多"。
資料圖片無關
截至12月26日,這個縣婦幼保健院總****,20多張床位已經住滿,新來的病人只能建議轉到上級醫院。
該縣各醫院收治的陽性病人越來越多。在縣中醫院,起初保留了專門的陽性病房,病人入院後會先被送到過渡病房,先進行檢查和鑒定,再進行分診。之後,各科室也有了陽性病人,病房被分成兩半,"前壹半是陰性,後壹半是陽性"。再後來,陽性病人越來越多,想分也分不過來了。
12月25日和26日,縣人民醫院的發熱門診接診了約壹百人,比之前有所減少,李曉東說,這是因為縣裏各個社區衛生所也開始設立發熱門診,鄉鎮衛生院也有退燒藥。
12月25日,縣防疫指揮部下發通知,計劃在婦幼保健院和21個已建成的鄉鎮衛生院免費發放第壹批退燒藥,每人限發四片。
因為不再需要核酸,感染人數也不準確,李思思、沈慧、田麗、張軍無法判斷感染高峰是來了還是走了,發熱門診人數下降是因為分流還是因為感染人數在下降。他們只能憑感覺,"都是壹家壹家地看,我覺得都感染了,街上壹個人都沒有"。
如何應對重病高峰?
"病人實在太多了,冬天本來就是病人多的季節,現在人更多了。"沈輝提到,心血管內科的65張病床全部滿員,走廊上也增加了10張病床,"以前走廊是禁區"。
比起發熱門診的李思思、產科二區值班的張軍、婦產科的田麗,沈慧的壓力更大,因為心血管內科的病人隨時都有心臟驟停的危險。
從24日開始,沈輝所在科室的病人逐漸增多,主要是感染並發癥的老人。24日當天,沈輝接診了壹位80多歲的老人,持續40度高燒不退,到醫院後又降到38度,壹天壹夜都沒有意識,現在在重癥監護室,情況還沒有穩定下來。
李斯擔心,今後壹段時間,危重病人還會增加。"現在大家可能還在感染過程中,有的還不嚴重,還沒有到醫院來,等過壹段時間到醫院來,病重了,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醫護人員的壓力也會增加。"為了應對危重病人的增加,12月25日,縣人民醫院新成立了重癥醫學科二病區。
圖文無關
此前,國家衛計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實施新的冠狀病毒感染 "乙類、乙管 "措施有關情況時表示,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有兩項關鍵措施。壹是藥品要發放到最末端。除縣、鄉鎮外,村衛生室也可足額配備所需藥品。二是重癥病人可以轉出去。農村的重病患者要能及時轉運出去,送到有能力救治的醫療機構。
12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咨詢了該縣下屬的多家鄉鎮衛生院,他們均表示成人退燒藥基本不缺。"可以領,有退燒藥""前面已經發完了,明天可以來領"。不過,如果有老人小孩不舒服,衛生院基本會建議去縣醫院。"沒有孩子,那就得去市醫院""老人喘這種情況還是去市醫院看看,有可能是肺部感染""我們壹般看發燒咳嗽,如果真有其他問題,有條件的話還是建議去市醫院"。
這也許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條件有限,如果癥狀稍微嚴重壹點,病人的首選壹般都是去縣醫院,這將進壹步加大縣醫院的壓力。對於縣級醫院來說,現在滿負荷運轉的醫務人員是否會迎來下壹波沖擊?又能否在下壹波沖擊中挺住?
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
李西寄希望於春天的到來,"那時天氣會好壹點,會暖和壹點,人們也會健康壹點,也許呼吸道疾病會減少壹點"。
哮喘病人不易染上新發冠心病?吃退燒藥會讓病程延長?滬專家答特朗普報稅表出爐:2020年繳稅為零專家:別隨便把 "白肺 "給自己扣了沒有基礎疾病、狀態正常的患者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