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表示肝炎
B表示乙型
s表示”表面“(surface),c表示“核心”(core),e就被稱作e(貌似沒什麽意義)
Antigen是”抗原“的意思,是病毒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結構,也可以寫成Ag
Ig表示抗體,也就是"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也可以寫成Ab(是“抗體”Antibody“的縮寫)
Titer表示"滴度",可以理解為“濃度”
只有Gesamt是德語,表示“總的”
乙肝病毒標誌物***有兩對抗原-抗體的組合(HBs-Ag, HBs-Ab; HBe-Ag, HBe-Ab)和壹種核心抗體(HBc-Ig,因為核心抗原測不出,核心抗體又分為IgM和IgG,IgM理論上在感染急性期出現,IgG理論上在恢復期出現),所以稱為“兩對半”。
理論上的“大三陽”,就是說表面抗原和e抗原(HBs-Ag和HBe-Ag)加上核心抗體(HBc-Ab)(理論上以HBc-IgM為主)都是陽性
理論上的“小三陽”,表面抗原和核心抗體仍然是陽性,但由於身體出現有效的免疫反應,產生了e抗體HBe-Ab(變成陽性),消滅了e抗原HBe-Ag(轉為陰性),說明疾病正在得到控制
樓主的檢查結果從上倒下依次為
1. 表面抗原 +
2. 核心抗體 總***(表示包括了IgM和IgG的所有類型的抗體) +
3. 核心抗體中的IgM - (這是非常不典型的,照理說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是陽性,提示感染,感染急性期的核心抗體IgM 應該是陽性的)
4. 表面(抗體) 滴度 <10 (這裏看不出是抗原還是抗體,但是從上下文推測應該是抗體,<10如果按照國內mIU/ml的單位,應該是接近於“陰性”)
5. e抗原 +
6. 總的抗體 -(這也是比較令人費解的壹條,因為上面已經顯示核心抗體陽性)
總結:這張報告單表面抗原陽性,e抗原陽性,總的核心抗體陽性,如果不考慮核心抗體IgM陰性和總抗體陰性這兩個怪異的指標的話,是可以認為屬於“大三陽”。但是醫學實驗室輔助檢查有壹定的誤差,壹定要結合臨床表現才能做出診斷。這位被檢查者,究竟是乙肝疑似患者,還是患了乙肝後正在接受治療者,或者是註射乙肝疫苗以後?不同情況對報告單的解釋不同。建議讓醫生做出解釋更為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