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項目背景
為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大多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醫療衛生資源相對缺乏,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國家醫改方案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遠程會診,並提出了資源整合、統壹高效、互聯互通、信息**** 享的建設原則。為充分利用遠程會診提高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醫療服務水平,方便群眾看病就醫,衛生部提出了中西部地區遠程會診系統建設項目。
建立以省級綜合醫院為核心的基層遠程體系和以國家級醫院為核心的高端遠程會診體系。5家縣級人民醫院開展基層遠程會診。
二、建設原則和目標
1、建設原則 頂層設計,統壹標準:從全局出發,按照統壹設計,推進基層和高端遠程會診系統建設。立足當前,分步實施: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設備、人員等資源,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需求,分清輕重緩急,逐步推進和完善遠程會診系統建設。技術成熟,互聯互通:充分考慮遠程會診的發展需求,采用成熟可靠的先進技術,采用開放式架構設計,支持互聯互通,易於擴展升級。保障安全,註重實用:信息和系統安全是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保障。遠程會診的建設和應用,涉及到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和患者,系統必須方便實用、安全可靠、易於維護。
2、總體目標 建設以人民醫院為省級遠程會診中心的基層遠程醫療會診平臺,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數字資源***享、視頻會議、雙向轉診、遠程預約、遠程專家診斷等功能、促進我省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享和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提升我省基層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改善疑難重癥患切實增強全省基層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高疑難重癥救治水平,緩解群眾看病難。今後,我們將與部級遠程會診平臺實現互聯互通、資源****sharing。
三、遠程醫療會診平臺系統架構
遠程醫療會診平臺系統,采用B/S架構,集中模式,具有可擴展性,時機成熟時在各地區建立區域平臺。系統由壹套軟件、壹個網站、壹個數據中心組成,網絡由 10MB/4MB 光纜組成。
壹套軟件:根據衛生部技術方案的要求設計具體的建設方案,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采取招標的方式選擇軟件開發商進行平臺的開發。
壹個網站:建立遠程醫療會診服務網絡,進行遠程視頻教學視頻點播、遠程視頻教學信息通知、數字**** 享資源的查詢、閱讀等。
壹、數據中心:建立省級遠程醫療數據中心,實現遠程醫療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管理。遠程醫療數據中心作為遠程醫療管理系統的樞紐,實現各類遠程醫療數據的存儲和管理,為遠程教育系統、遠程數字資源**** 享系統等各類遠程醫療應用系統提供數據挖掘和分析支持。
網絡:初步采用衛生信息網絡來組織網絡。整個系統包括遠程會診管理、病歷數據采集、遠程專家診斷、遠程監護、視頻會議、遠程教育、數字資源***享、雙向轉診和遠程預約、數據中心、電子身份認證、短信平臺、費用結算等子系統。
(壹)遠程會診管理子系統 根據實現方式,遠程會診包括交互式遠程會診和離線式遠程會診。
1.交互式遠程會診:支持會診專家與申請醫生、患者之間的實時交互式遠程會診;支持患者臨床需求,實現患者在病床上即可接受實時專家遠程會診服務;支持會診專家遠程控制異地病床患者的視屏;對於危重患者,支持床旁監護儀等生命體征數據的實時傳輸,為會診專家提供連續、動態的服務。對於危重病人,支持床旁監護儀等生命體征數據的實時傳輸,為會診專家提供連續、動態的診斷依據。
2.離線遠程會診:支持會診專家與申請醫生進行非實時的離線遠程會診;支持申請
醫生提交會診申請信息和病歷資料;會診專家根據實際情況非實時瀏覽會診申請信息和病理資料,編寫並發布會診報告;申請醫生瀏覽會診報告。它包含以下功能模塊:功能模塊描述見表 3.1。表 3.1 遠程會診管理系統功能列表 功能模塊 功能描述 用戶 會診申請 會診申請提交與修改;專家信息查詢;病歷數據提交與查詢等。省級醫院、地市級醫院、縣級醫院 會診管理 會診申請管理;病歷數據管理;會診過程記錄、報告瀏覽等。三級醫院、縣級醫院、省衛生廳 專家會診 病歷信息瀏覽(醫學影像、心電圖、病理圖片等);會診報告編寫、修改、發布;會診報告模板管理等。三級醫院 專家管理 專家信息管理;權限管理等。三級醫院 統計分析 按醫生、醫院、病種等進行統計分析。省衛生廳、各級醫院 系統管理 基礎數據維護;用戶和權限管理;服務器信息監控。權限管理;服務器信息監控等。省衛生廳、各級醫院
(二)病歷采集子系統 病歷采集子系統應支持模擬信號、數字信號、實時信號處理,主要功能如下:
1、模擬信號處理:將病人的膠片和紙質病歷、化驗單、圖文報告等,通過掃描實現數字化。系統支持掃描文件的傳輸、存儲和讀取,以及病歷的手工錄入。膠片數據:建議使用可支持 DICOM3 圖像文件輸出的醫療掃描儀處理膠片。紙質數據:使用普通平板掃描儀處理紙質數據,掃描文件以 JPEG 格式保存。
2.數字信號處理:系統應支持從具有 DICOM3 接口的成像設備上使用 DICOM 網關獲取病人的圖像數據,也應支持從 PACS 圖形工作站導入 DICOM3 圖像。系統支持與電子健康記錄、電子病歷、數據中心和其他系統的互聯。有條件的醫院可根據衛生部已發布的電子病歷標準規範,導出患者病歷信息,遠程會診系統支持導出信息的導入、傳輸、存儲和讀取。
3、實時生命體征信號處理:系統支持床旁呼吸機、監護儀等生命體征數據的實時采集和傳輸,實現對患者 24 小時不間斷的連續動態觀察。
(3)遠程專科診斷子系統 遠程專科診斷子系統應支持影像、心電、病理等遠程診斷功能。
1、遠程影像診斷 支持從標準 DICOM 3.0 接口的影像設備或 PACS 系統獲取患者的影像數據,並進行存儲、復制和相應的後處理操作。建立基於 DICOM 3.0 協議、B/S 架構和 WEB 瀏覽模式的遠程放射會診系統,支持圖像數據的後處理、關鍵圖的標註和保存、會診報告的撰寫和發布、報告模板功能。支持遠程影像會診時多方對醫學影像(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實時交互操作。通過互聯網安全認證,支持遠程會診專家在任何地點進行遠程影像會診。有條件的上下級醫院可建立科室對科室的遠程影像診斷服務關系。
2.遠程心電診斷 支持從數字心電圖機采集心電信息,並進行無損數據傳輸、存儲和復制,支持從基層醫院向上級醫院會診專家傳輸靜態心電數據。12 導聯數字心電圖機支持通過互聯網、GPRS 和電話線傳輸心電圖數據。數字心電圖數據可以 XML、DICOM 和其他常用數據格式存儲。它支持對不同病例和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比較。有條件的上下級醫院可建立科室對科室的診斷服務關系。
(四)視頻會議子系統 視頻會議子系統為遠程會診服務提供音視頻交互,其主要功能如下:
1.申請醫院的醫療專家與醫生、患者之間的遠程互動交流和會診。系統支持遠程控制異地攝像頭,實時調整觀察角度;系統支持危重病人的床邊需求,病人可在病床上實時接受專家遠程會診和遠程監護服務;
2.系統支持會診申請醫院與不同衛生部所屬醫院、不同省級三甲醫院之間的遠程會診服務;支持同壹基層醫院同時開展多專科、多機構、跨區域會診服務。系統支持會診醫院與不同衛生部直屬醫院、不同省級三甲醫院的實時聯合會診。在向不同醫院申請會診時,系統應快速無縫切換,提高系統響應效率和可擴展性;
3.開展遠程教育,支持授課專家的音視頻和課件幻燈片同步,支持雙方互動交流,支持培訓過程的現場直播和錄像;
4.支持醫療機構間高清視頻會議,滿足醫療機構間學術交流和案例分析的需要。
5、音視頻錄制/回放,支持會診、會議、教學過程的錄制和視頻回放;
6、可與應急指揮系統視頻平臺互聯,支持音視頻信息上報。
7、系統基本配置:
①基於 IP 網絡的全高清視頻會議系統
②采用 H.323 協議框架技術,同時支持 H.264 等主流音視頻協議
③分辨率:分辨率≥ 1280×720P
④幀速率:30 幀/秒
⑤雙流:支持 H.239 標準,第二視頻流分辨率≥1280×720P
⑥支持雙屏顯示應用
⑦與應急指揮視頻交換平臺互聯互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遠程會商視頻會議系統可與國家和省級應急指揮視頻交換平臺互聯,實現應急會商和應急相關圖像信息的上報。
(五)遠程教育子系統支持實時互動和課件點播兩種培訓模式。實時互動培訓應能保證授課專家音視頻與課件播放同步;支持培訓學員之間的實時互動;支持培訓過程的錄像,並保存為通用文件格式存儲在遠程會商中心,同時支持流媒體課件的制作、組織、分類。實時互動培訓應包括支持遠程手術觀摩、遠程護理示教、遠程教學室等。支持課件點播服務,具有新建、刪除、上傳、查詢等課件管理功能。
(六)遠程數字資源***享子系統 支持基層醫療機構***享醫學圖書情報資源,方便醫學文獻的查閱,以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支持上級醫院與下級醫院共享典型病歷、病例、手術視頻等資料***,供基層醫院醫務人員參考學習。
(七)雙向轉診和遠程預約子系統支持基層醫療機構與上級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和遠程預約。支持上級醫院將出院患者信息自動傳輸至患者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患者進行隨訪和院後管理,指導患者就地復查、復診。支持基層醫院完成預約掛號、預約檢查、轉院申請等操作;支持上級醫院完成相關申請受理和信息反饋。
(八)電子身份認證子系統 接入擬建設的統壹身份認證系統,實現全系統單位和個人的統壹身份認證和數據加密認證,確保系統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
(九)短信平臺子系統 支持站內短信通知和手機短信通知,系統內部用戶可以通過站內短信功能發送壹對壹或壹對多的通知,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平臺手動或自動進行事情處理通知。方便及時有效處理咨詢申請,實現咨詢時間提醒。
(十)費用結算子系統 支持遠程會診費用查詢、結算、匯總等遠程會診費用標準的設置。
(十)費用結算子系統。
(十壹)遠程會診通信網絡及數據中心
通信網絡 遠程會診通信網絡全部采用光纖線路組網,即接入衛生信息網(由移動網絡組建),節點帶寬分配如下:
遠程會診中心:100MB移動光纖網絡出口,帶備份線路,固定IP地址。基層醫療機構:4MB移動光纖接入,固定IP地址。數據中心 省遠程醫療數據中心采用雙機熱備、光纖存儲,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統壹規劃到正在建設的衛生信息平臺中。實現各類遠程醫療數據的存儲和管理,為遠程教育系統、遠程數字資源 **** 享用系統等各類遠程醫療應用系統提供數據挖掘和分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