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臨床藥學是幹什麽的

臨床藥學是幹什麽的

臨床藥學是研究藥物防病治療的合理性的有效性的藥學學科。它主要內容是研究藥物在人體內代謝過程中發揮最高療效的理論與方法。它側重於藥物和人的關系,直接涉及到藥物本身,用藥對象和級藥方式,因此也直接涉及到醫療質量。臨床藥學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所謂“經線學科”自編成“緯線學科”,或曰:“橫斷學科”。

(壹)向臨床醫師提供合理用藥的信息

臨床醫師急需了解合理用藥的信息,臨床藥學不應是指手畫腳地幹予醫師用藥,而應熱情地為臨床提供藥事信息。主要內容應是:

1.處方、病例用藥分析,合理或不合理用藥的事例。

2.監測藥物不良反應,藥源性疾病,藥物交互作用。

3.危重疑難病搶救用藥方案及分析。

4.農藥中毒的藥物分析。

5.藥物質量與療效。

6.註射劑混用的經驗與問題。

7.老藥新用、劑型改革後的療效。

8.中草藥制劑及生物藥劑學與療效關系。

10.新藥與臨床應用的評價。

(二)臨床藥學的重點工作

1.隨著新藥的發展,用藥品種的增多,處方配伍復雜,為保證合理用藥,提高療效,重點掌握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研究,避免不合理用藥和濫用藥所造成的危害,減少藥源性疾病,達到積極治病的目的。

2.促進醫藥結合鼓勵藥師進入臨床,積極參與合理用藥,制定個體化給藥方案,當好醫生參謀,為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積累臨床資料和經驗,為臨床提供用藥咨詢,以指導合理用藥。

3.開展臨床用藥監測,研究生物體液、血藥濃度及毒性的相互關系,以取得最付佳給藥方案,提高用藥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南京軍區總醫院開辦多期的TDM學習班,對推動臨床用藥監測技術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對血藥濃度臨測的基礎上,又進壹步發展到對遊離藥物及活性代謝物的臨測,使監測技術又有新的跨越。

4.逐步建立起我國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系統,並與世界衛生組織取得了聯系。試點工作正在進行。1988年僅在京滬兩地10個醫療單位中,收到藥物不良反應報告達671份。涉及約100種藥品,也發現了壹些少見的藥物不良反應。1989年國家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成立,為早日建成全國的報告系統準備了條件。

5.配合臨床開展藥學研究,臨床藥學的崛起,推動著醫院藥劑工作的壹批研究課題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僅1989年醫院藥劑研究成果就達16項,其中南京軍區總醫院的“藥代動力學和生物藥劑程學及藥物治療監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上海二醫大瑞金醫院的“全反式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的研究”,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海軍411醫院、海軍藥學專科中心的“中藥黨參化學成份研究及其應用”,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上海醫大華山醫院的“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的臨床應用”,獲國家中醫藥局科技進步獎等等。這些單位和個人在提高醫院藥學、臨床應用水平方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所以只要重視課題研究,常抓不懈,壹定會成果、人才雙收。

6.提高藥學人員的素質,以適應藥學模式的轉變。

(三)處方分析考核

把處方分析確定為考核醫生的項目之壹處方、病歷記載著醫生的用藥史,合理與否,壹查便知。處方和病例又是醫師為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書面憑據,應負法律責任。處方用藥水平直接反映醫師的醫療水平。處方分析不僅是臨床藥師賴以發現藥物與人的關系的窗口,也應是考核醫師的重要項目之壹。

(四)臨床觀測結果作為評價

臨床藥師的觀測結果為評價新老藥品提供了科學依據。

藥物交互作用有時會帶來危害,但也會給人以啟迪,教給人們如何避害趨利,獲取好的結果。臨床藥學與臨床理的研究可為評價新老藥品,淘汰和篩選藥品提供科學依據。

(五)合理給藥方案

臨床藥學面臨的問題要研究合理給藥方案,就需要測定血藥濃度。頻繁的取血給患者帶來痛苦,也給醫、護招來麻煩。在未知某藥確切的毒副作用劑量而又急需搶救病人時,是按書本上的“規定劑量”還是按經驗用量給藥?出了事故,如何分清責任?-----它既涉及法律又涉及倫理。

[編輯本段](六)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1.指導合理用藥臨床藥學是研究在病人身上合理用藥以防病治病的學科。其實戰基礎是同壹藥物在基本上作用相同的情況下存在著差異,如生物利用度不同;療效差異,即不同個體用同壹藥物也得不到相同的療效和毒性。這些情況對治療指數低和肝腎功能不好原病人尤其應引起註意。使用藥達到個體化。

2.實驗手冊臨床藥學最基本的理倫是藥物動力學,最基本的實驗是測定血藥濃度。藥物動力學從1937年有人提出房室模型算起,已有60余種年歷史,但當時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60年代藥理學與臨床學提出壹系列問題,即上述差異性,到70年代藥物含量的測定有了很大的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促進了藥代動力學的迅猛發展。因此可以說臨床藥學是臨床差異性實踐與藥物動力學理論結合的產物。

3.用藥個體化應用靈敏的監測技術對壹些治療指粗線條低或肝腎功能不好的病人進行血藥濃度監測,再用電子計算機似合體內模型,求出動力學參數,從而指導醫生用藥時既可達到最好的療效,又有致中毒,真正做到用藥的個體化。

4.常規監測藥物要制度化在美國幾所大學醫療中心規定住院病人應監測的藥物有:慶大黴素、妥布黴素,苯妥英鈉,茶堿,地戈辛(以上5種占全體監測藥的80~85%)。還有苯巴比妥,痛痙寧,撲癉酮,乙亞胺,水楊酸鹽,利多卡因,奎尼丁,普魯卡因胺,N~乙酰普魯卡害胺,洋地黃毒甙,丙基戊酸,丁胺卡那黴素,萬古黴素。有的實驗室壹年血藥濃度測定總次數達7145次,平均每日20個樣品。

  • 上一篇:上海松江泗涇到哪裏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過期
  • 下一篇:壹夢江湖11月27日調整壹覽 采集系統優化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