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時耳朵進水怎麽辦
夏天很多人去遊泳,經常會遇到耳朵進水的情況,因為水又有壹定的張力,進入狹窄的外耳道後就形成了壹道屏障,把外耳道分成了兩段、又由於水的重力作用,使隔水層和鼓膜之間產生了壓力,隔水層的二次壓力維持著壓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動流出,隔水層和鼓膜之間的壓力也隨之降低。這樣,水就很難自動流出。
有時外耳道內有大量耵聹堵塞,水進入耳道後更容易被耵聹包裹,不易流出。耳內進水後,會出現耳閉、聽力下降、頭暈等癥狀,非常難受,所以人們往往很急於把水排出來。有的人甚至用不幹凈的夾子、火柴棒、小鑰匙等往耳朵裏掏,這樣雖然可以偶然打破水的屏障,讓水流出來,但也容易損傷外耳道甚至鼓膜,從而引發耳部疾病。
耳內積水應及時排出,最常用的方法有:
1、單腳跳法:將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順勢從外耳道流出。
2、活動外耳道法:可不斷用手掌按壓耳屏或用手指牽拉耳廓;或反復做張口動作,活動顳下頜關節,可使外耳道皮膚不斷上下、左右活動,或改變隔水層的穩定性和壓力的穩定性,使水從外耳道向外流出。
3、外耳道清潔法:用幹凈的細棉簽輕輕探入外耳道,壹旦接觸到隔水層時即可將水吸出。
4、側臥法:以上方法都試過之後,晚上睡覺時側臥,即向耳內進水,但不要堵塞,因為堵塞後會有氣壓影響水的流出。
由於遊泳池或河水不清潔,汙水入耳引起外耳道皮膚和鼓膜感染,或耳朵進水後處理不當,如挖耳朵不幹凈等,常引起以下幾種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耵聹堵塞、鼓膜炎、化膿性中耳炎等。如果耳朵進水後出現上述癥狀,應暫時停止遊泳,到醫院進行檢查和對癥治療。
耳朵進水出不來怎麽辦
水剛進入耳道時可能不是很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單腿跳著把水排出來。應立即上岸,如果是右耳進水,頭向右側,右腿單腳跳,左側的話,依此類推,壹般跳幾下,就可以排出水面了。
如果入水較深,這樣還不能解決問題,可用油性滴耳液,如2%酚甘油滴耳液點耳,每3-4小時點壹次,壹般兩次後可將不幹凈的水換掉,避免中耳炎的發生。如果情況緊急,壹時拿不到滴耳液,但大多數人遊泳時都會準備眼藥水,遊泳場所大多也會準備眼藥水,所以也可以用眼藥水這種肯定不會失效、也沒有耳毒性的眼藥水暫時清洗耳道。不過,事後壹定要盡快使用油性滴耳液,將水分置換出來!
因此,對於夏天經常遊泳的人來說,除了眼藥水,2% 苯酚甘油滴耳液也應該是必備藥品之壹。
遊泳時如何防止耳朵進水
遊泳時難免會導致耳朵進水,洗完澡後,耳朵裏殘留的遊泳池水基本上已經自己流出來了。但有時由於耳垢較多,會有少量水分滯留在耳道內,引起中耳炎。為了吸收殘留的水分和殺菌消炎,可在洗澡結束後向耳道內滴入3-6滴醫用酒精,稍停片刻,讓其自然流出即可。
遊泳難免會導致耳朵進水,那麽如何預防耳朵進水呢?
1、遊泳前要做好身體檢查。外耳道內的耵聹要清除幹凈,否則泡水後容易引起疼痛和炎癥。2、中耳炎患者如鼓膜穿孔,臟水進入中耳,可使中耳炎加重。因此,中耳炎患者遊泳前壹定要經醫生同意。
2、遊泳時用浸過凡士林的棉絮塞緊外耳道,可起到保護作用。
3、遊泳後應及時將外耳道積水排出。排水時,頭偏向有水的壹側,用同側手掌輕輕拍打頭部,即可將水排出。如果耳朵癢,可用75%酒精棉花輕輕擦拭外耳道,禁止用手掏。如感覺耳朵疼痛,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4、潛水時要註意姿勢和方法,不要使耳朵直接被水拍打,以免鼓膜外傷。
5、萬壹落水,或入水時,頭要側向水面,左耳入水後放在右腿上,右腳單腿站立起跳,右側相反。同時,用手捂住吸氣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