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郭世魁的生平事跡

郭世魁的生平事跡

郭世魁

公元1915-1981年

郭世魁以中醫理論研究為依托,倡導中西醫結合發展中醫。他畢生致力於中醫藥防治冠心病的研究,提出了活血化瘀、芳香溫通的理論,創立了冠心貳號方、寬胸丸、寬胸氣霧劑等名方。在祖國醫學文獻中,雖無冠心病的病名,但有真心痛、胸痹心痛等類似癥狀的記載。他認為真心痛主要是氣虛,氣虛導致血瘀,而胸痹心痛則是氣虛,氣虛不僅會導致真心痛,還會導致血瘀、痰盛。因此,治療真性心痛重在益氣,以人參、黃芪為主,佐以活血。治療胸痹心痛,要分清虛實標本,以通為補。常選用活血化瘀、芳香溫通、宣痹通陽等治則。這是郭世魁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主導思想。中醫認為,不通則痛,痛則不通。心絞痛主要表現為痛,痛則不通,不通主要是氣滯血瘀、胸陽不振所致,所以治療以活血化瘀、芳香溫通為主。

為了改變中藥在治療冠心病中發病慢、服藥繁、價格貴的缺點,郭世奎與藥學專家冉曉峰合作,將心痛丸改成心痛乳劑,用於治療心絞痛患者,兩三分鐘就產生止痛效果。這說明,活血化瘀、芳香溫通的治療原則,以及在這壹治療原則指導下創制的方劑,是經得起臨床實踐檢驗的。

郭世奎認為,冠心病屬於中醫 "胸痹 "範疇,歷來多用宣痹通陽法治療,常用栝蔞湯、半夏湯等。他觀察到,冠心病患者常有 "胸痹 "癥狀。他觀察到冠心病患者常有舌紫、瘀斑或瘀點等癥狀,這在中醫上被認定為氣滯血瘀。因此,針對常規中醫治療效果不佳的重度心絞痛患者,郭世奎嘗試了活血化瘀的方法,效果明顯。他與北京冠心病協作組有關專家***研制了 "冠心Ⅰ號 "和 "冠心Ⅱ號",經600多例臨床驗證,療效滿意。為了研究 "冠心Ⅱ號 "的作用機理,他運用現代藥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冠心Ⅱ號 "具有良好的擴張血管、改善冠狀動脈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預防心肌梗塞、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流變學等方面的作用。郭世魁從 1958 年開始從事心血管病研究。他帶領科室全體同誌,努力從事臨床實踐,積極開展科研協作,先後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北京中醫學院、北京醫藥工業研究所、北京同仁堂制藥廠、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廣泛合作,開展臨床和基礎研究。六十年代初,他研究並取得了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冠心病和用芳香溫經藥緩解心絞痛的科研成果,是中醫治療冠心病的重大突破,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活血化瘀、芳香溫通的治療方法壹直沿用至今,進壹步證實了其療效和價值,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並通過不斷深入的研究開發出了許多新藥。他首創的 "冠心Ⅱ號"、"寬胸丸"、"寬胸氣霧劑 "等壹批科研成果,榮獲1978年 "全國醫藥衛生科學大會獎"。1978 年獲 "全國醫藥衛生科學會議獎 "和 "衛生部科研成果獎"。

  • 上一篇:什麽是玉溪學院?
  • 下一篇:網絡管理員工作總結800字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