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以質量為測量值的分析方法。將被測組分與其他分離,稱重計算含量。精確到0.1-0.2 %
對低含量組分測定誤差較大,盡量避免用。水分測定,藥品中水中不溶物、熾灼殘渣、灰分仍用。
壹、揮發法:利用被測組分具有揮發性或將其轉化為揮發性物質,稱取揮發前後揮發性物質算含量。
1、 直接揮發法:測吸收劑增加的量
2、 間接揮發法:測樣品所減少的量
二、萃取法:(提取重量法)用互不相容的溶劑萃取後稱重,適用於有機藥物的測定。
三、沈澱法:沈澱形式-稱量形式
步驟:取樣-溶解-加沈澱劑使其沈澱-過濾-洗滌-幹燥(或熾灼)-至垣重-稱量-計算
重量分析法對沈澱形式要求:沈澱溶解度小,要純凈,易於過濾和洗滌,易於轉化為稱量形式。
重量分析法對稱量形式要求:稱量形式的組成應固定,化學穩定性高,分子量要大。
1、 沈澱形成的過程包括晶核的生長和沈澱微粒的生長兩個過程。
2、 影響沈澱溶解度的因素: 沈澱溶解損失不3、 超過0.2mg 不4、 影響。
(1)同離子效應:當沈澱反應達到平衡後,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沈澱劑,則構晶離子(與沈澱組分相同的離子)濃度增大,使沈澱的溶解度降低的效應,稱為同離子效應。
加入沈澱劑壹般過量,易揮發過量50-100%,不揮發過量20-30% 。
(2)鹽效應:由於強電解質的存在而引起沈澱溶解度增大的現象,稱鹽效應。
(3)酸效應:溶液的酸度對沈澱溶解度的影響稱酸效應。 對弱酸鹽影響較大。
(4)絡合反應:進行沈澱反應時,若溶液中存在有能與構晶離子生成可溶性絡合物的絡合劑時,則會使沈澱溶解度增大,甚至不產生沈澱,這種現象稱絡合效應。
5、 影響沈澱純度的因素:
(1)***沈澱:產生原因有表面吸附(主要)、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不能清洗除去,重結晶陳化)
(2)後沈澱:放置過程中沈澱吸出。
第二節 酸堿滴定法
酸堿滴定法:利用酸和堿在水中以質子轉移反應為基礎的滴定分析方法。
(1) 強酸滴定強堿: 如NaOH滴定HCl
壹般濃度以0.1000mol /l ,突躍範圍4.3-9.7,指示劑 :酚酞、甲基紅、甲基橙
(二)強堿滴定弱酸: 如NaOH滴定HAc,突躍範圍PH 7.74-9.7 ,計量點PH8.72 。選堿性範圍指示劑酚酞、百裏酚酞。不能用酸性指示劑甲基紅,甲基橙。
(三)強酸滴定弱堿:HCl 滴定NH .H O ,PH6.24-4.3 ,計量點PH5.28 ,選甲基紅、溴甲酚綠 。
(四)強堿滴定多元酸:兩個計量點,用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指示劑。
第3節 沈澱滴定法
沈澱反應必須定量、迅速、有指示劑確定終點、吸附現象不妨礙終點。生成難溶性銀鹽的反應。
銀量法:利用AgNO 為標準溶液的沈澱滴定法。按所用指示劑不同分:
1、 鉻酸鉀法(MoHr法):在中性溶液中,2、 加入K CrO (1ml)作指3、 示劑,4、 用AgNO 標5、 準液滴定 。
滴定條件:指示劑用量適當、酸度不過低過高、劇烈振搖、不宜測定I 和SCN、除去幹擾離子。
6、 鐵礬指7、 示劑法(Volhard法):用NH SCN為標8、 準溶液,9、 Fe為指10、 示劑,11、 在硝酸酸性液中測定。
滴定條件:被測物Cl時,註意沈澱轉化(過濾、加有機溶劑、用高濃度Fe指示)、強酸中
三、吸附指示劑法(Fajans法):用硝酸銀標準溶液和吸附指示劑確定終點的方法。
第四節 配位(絡合)滴定法
EDTA(二乙胺四乙酸)與金屬離子絡合的特點:幾乎全部、1:1關系、可在水中滴定、大多無色
影響絡合反應平衡因素:酸度增高,MY穩定性降低;其他絡合劑存在時也降低MY穩定性。
第5節 氧化還原滴定法
涉及電子轉移的反應叫氧化還原反應,獲得電子的物質稱氧化劑(電位高),失去電子的物質稱還原劑。
氧化還原反應是否完全用平衡常數K,K值越大,反應進行越完全,不說明反應速度 。
指示劑三類:自身指示劑、特殊指示劑和氧化還原指示劑。
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壹)、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終點:過量壹滴I與澱粉(KI液)生成藍色吸附物。碘本身淡黃色。
條件:只能在酸性、中性、弱堿性進行。避免曝光和放置時間長(氧化)。
2、間接碘量法:只能在弱酸性、中性、弱堿性進行,增大KI量。
(二)、溴量法:主要測定芳香胺類和酚類有機藥物。苯環上有羥基和氨基,鄰位和對位氫易溴代反應。
壹般用定量的溴酸鉀與過量的溴化鉀產生新生態的溴來代替。提高溫度加快反應。
(三)、鈰量法:用鄰二氮菲亞鐵作指示劑 優點:Ce (SO ) ,穩定,長時、曝光、加熱不引起濃度變化 、在HCl下測定、大部分有機物不作用,特別適合糖漿劑、片劑等制劑測定。
(四)、高錳酸鉀法:自身指示劑 條件:強酸中進行(氧化能力強)、用H SO 調節酸度(無氧化還原性)
(五)、高碘酸鉀法:
(六)、亞硝酸鈉法:在鹽酸下與芳伯胺或芳仲胺化合物起重氮化反應。
條件:溫度不宜過高(防HNO 分解),強酸,滴定不宜過快。
第六節 非水滴定法
堿量法:以冰醋酸(或其他溶劑)為溶劑,高氯酸作滴定液、結晶紫為指示劑測定弱堿性物質及鹽類。
酸量法:以甲醇鈉為滴定液、麝香草酚藍作指示劑,乙二胺等為溶劑滴定弱酸性物質及鹽類。
原理:1、溶劑的酸堿性:弱酸性物質溶於堿性溶劑時,可增強物質的相對酸度。
2、溶劑的離解性:溶劑的自身離解常數越大,突躍範圍越大,終點越敏銳。
3、溶劑的極性:溶劑在極性強的溶劑中,介電常數大,易離解,酸(堿)強度大。
4、拉平效應與區分效應:水(拉平)、冰醋酸(區分)。
堿的測定: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為滴定劑,鄰苯二甲酸氫鉀作基準物質。測定堿性基團的藥物:
胺類、氨基酸類、含氮雜環、有機堿的鹽、弱酸鹽。生物堿、咖啡因、鹽酸麻黃堿、撲爾敏。
酸的滴定:羧酸類:苯甲酸 酚類、苯酚:磺酰胺類、磺胺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