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 貢獻價值的 ,如銷售部、生產部和采購部;
與老板 離著最近的 ,如人事部、財務部;
與生產 離不開的部門 ,如物流部、工程部;
最後 還剩下壹個部門 ,就是銷售好的時候大家不覺得它有價值,銷售不好的時候大家都可以將責任推給它......
對了!這就是 質量部。
1991年,我從學校教師的崗位辭職進入企業,到2002年離開生產型企業進入服務型企業整整11年,其中有9年做質量經理,2年做產品開發經理。
曾經服務過的企業包括雀巢、瑪氏這類世界級標桿企業,酸甜苦辣深感食品企業的質量經理不容易。
壹、孩子的媽
沒有人在出生的時候會自己穿衣服,但有些媽媽在孩子已經4-5歲還在幫著他們穿衣服。可能這些媽媽希望孩子穿衣服快壹些,別耽誤自己上班。
想想看,4-5歲孩子已經開始了自我意識,他們穿衣服的目的是遮住自己的隱私,或知道了冷熱需要保暖。
其實這是人類趨利避害的潛意識,而不是媽媽的意誌決定的。
孩子每天穿衣服,知道如何穿的舒服還可以穿的快,這與企業中生產部門每天的工作非常相似,生產者希望自己做的產品即快還要好。
孩子如果將衣服穿反了,他(她)自己會感到不舒服,但媽媽不壹定知道這種感覺。
質量部就如同媽媽的角色 ,總是壹廂情願將質量管理的責任拿到自己手裏,孩子都18歲了,還天天想著幫孩子穿衣服,做費力不討好的事。
生產者比誰都知道產品什麽是好、什麽是不好,而總經理大約、可能、似乎、或許隱隱約約感覺到了這壹點。
因此在銷售好的時候,他不認為那是質量部門的功勞,而銷售不好或出大事的時候(如食品安全問題),質量部就成為各個部門的靶子,質量經理是想當然的替罪羊,大家在三鹿事件、福喜事件的審判法庭上,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如果壹位18歲的年輕人,襯衣的扣子系錯位,或皮鞋左右穿反,那妳能說這是他(她)媽媽的責任嗎?
除非這位年輕人是天生不能自理,永遠離不開媽媽的照顧。
因此在出現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時,將責任推給質量經理,就是不專業的表現。或者這些人非常聰明,他們設置了壹個職位,這個職位經常成為出事之後的壹個墊背。
二、質量經理人物畫像
質量經理的悲哀還不能怨別人,這是他們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質量經理基本上都有幾個相似的特點;
比如食品行業女性較多、做事認真、熱愛學習、膽小怕事、嘴皮子慢、溝通技巧不足、沒有經營意識、不懂推責任等等。
總之在叢林社會裏,屬於羊或兔系列,當遇到豺或狼系列,基本上就拼命跑,否則就是豺狼們的盤中餐。
做事認真、熱愛學習這些本來屬於優秀特性的東西,恰恰是質量經理的致命傷。
以現在中國食品行業現狀,總經理對質量管理的認識水平,妳愛學習就需要懂得質量該如何管。而妳必須認真,所以出現質量問題時壹定妳是打盹了。
作為過來者,我為質量經理優秀品質而感慨,但更是為他們的遭遇而扼腕。
食品安全管理是壹個綜合性工作。
上至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下至員工意識、操作方法,涉及的範圍從農田到餐桌。
中國雖然取得了40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但食品安全管理的外部環境欠缺太多,企業本身也沒有形成以風險原則為管理核心的管理體系。
在“人治”為主的管理體系下,就需要有人背黑鍋,最合適的人選當然就是質量經理了。
在QC管理階段就如同孩子2-3歲,穿衣服是需要媽媽幫忙的。孩子多媽媽忙不過來,就要請保姆,孩子(假設都是2-3歲)越多,請的保姆越多。
當孩子到了4-5歲(如同QM階段)本該自己會穿衣服了, 但由於保姆之間存在被辭退的風險,本著趨利避害本性,她們會選擇繼續給孩子穿衣服,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三、質量部門需要多少人
我們去企業審核,先要看質量部門人員數量, 當發現專職質量人員人數較多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企業壹定會存在大量的質量問題。
在瑪氏的時候,我負責糖果工廠和寵物工廠質量管理,包括進口產品的檢驗放行等。專職質量人員包括我只有4人(不包括實驗室),兩個工廠各有壹位質量工程師,另外還有壹位負責質量體系的經理。
企業中各個部門天天吵來吵去(我喜歡瑪氏的爭吵,對事不對人,這也是瑪氏是文化之壹),人多勢眾就可以在鬥嘴中取得聲音優勢。因此部門裏也有人建議,為什麽質量部門不多招聘壹些人,至少打架抄家夥的時候咱人多。
如果從個人私利角度考慮問題,我也應該多招人, 大多數情況下妳的級別與妳管理的人數呈正相關。
而且獵頭公司往往會問妳現在管多少人,那是下壹個雇主考慮給妳什麽位子和多少薪水。
但我告訴手下的人:
“平時的工作量在80-100%最好,在忙的時候達到120%通過加班解決,不需要招人。
實驗室忙的時候,就找外部合作實驗室提供人力資源,也可以規避上保險的問題。”
我的老板曾經與我商量,質量部門能否上夜班,實驗室能否在周末也有人上班。如果我同意,可以考慮多招壹些質量和實驗室人員。
我當時壹口否定, 因為當質量人員在夜班出現時,實驗室人員在周末工作時,就是質量問題大規模發生的開始。
四、在我身上用力的開壹槍
曾經,我在壹家食品包裝企業培訓,原因是這家企業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多,希望我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好的“質量意識”。
但與學員討論時我發現, 質量問題越來越多不是質量意識的問題,而是這家企業開始在夜班增設質量主任了。
我找到這位主任了解問題,他以前是生產主任,做事認真、喜歡鉆研、懂得技術, 但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會推卸責任。這非常符合質量人的特質,也是他被選來讓當炮灰的原因。
上過夜班的人都有體會,困、累、乏,沒有精神、不想幹活。
而生產任務中,有些活不好幹,比如包裝材料生產過程中的套印。但生產任務中,也有好幹的活。
以往夜班沒有質量人員,當出現質量問題時,是解決問題繼續生產,還是換其他品類的產品生產?生產人員必須自己做主。
可是當夜班有了質量人員,那發生質量問題時,就有了裁判者。
生產人員玩質量人員就如同貓玩老鼠,原因是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生產人員對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所掌握的信息遠遠比質量人員要多。
他本來是因為困、累、乏,不想做復雜、容易發生質量問題的產品。
這時候質量人員傻呵呵出現了,成為生產人員的人質。即使明明知道自己被算計了,但就因為質量人員在現場、自己職稱就是質量,替罪羊不是他那會是誰?
如果他說:“這樣的產品質量可不行。”生產人員會反問他:“妳告訴我怎麽才算行?”
如果他說:“可以吧。”生產人員會說:“這可是妳說的,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我們可不承擔責任。”
在這場貓玩老鼠的遊戲中,談的其實不是質量,而是逃避苦活兒、累活兒,而質量問題只是個借口。
可壹旦換了好活兒、俏活兒,下壹班生產人員就必須接過苦活兒、累活兒。精益爭霸。
兩個班的生產人員都知道這是壹種遊戲,只有質量人員蒙在鼓裏,或者不得不吃啞巴虧。
質量經理救贖自己之路就是消滅質量部,至少像當年我那樣,讓質量部門的人員越少越好;讓生產人員在車間了再也找不到壹個質量人員;讓采購找不到人去替他們審核供應商;讓總經理找不到借口拿妳當替罪羊。
質量經理會困惑,那我以後應該怎麽幹?
做企業質量戰略、組織變革、質量文化、做培訓、做老板顧問或智囊。
嘗試壹下,明天讓所有質量人員都休假或外出培訓,然後看會發生什麽?
我就曾經做過這樣的測試,4位質量人員中,除我以外,其他三人都去深圳培訓1周,結果呢? 沒有發生任何問題。 精益爭霸。
最後壹句話是:“當妳聽到生產、采購、物流、工程這些部門的人告訴妳,妳是質量專家,妳最懂產品質量管理的時候,壹定要警惕。
那是推卸責任的開始,我就是這麽過來的。”
版權申明:精益爭霸尊重版權並感謝每壹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如文章視頻、圖片等涉及版權請第壹時間聯系,我們將根據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