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奇黴素、紅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不是單環。
2、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果。因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作用機理是通過阻礙細菌轉肽過程,從而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自己無法合成蛋白質,病毒只能感染細胞後,通過細胞的核糖體等蛋白質合成系統來合成它的蛋白質。抗生素的定義就是只對有細胞結構的致病微生物有療效。
下面說壹下樓主的提問:
1、抗生素分β-內酰胺類(頭孢、青黴素等)、大環內酯類(阿奇、紅黴素等)、氨基糖苷類(鏈黴素、慶大等)、喹諾酮類(各種沙星)等。它們的分類依據最主要是根據分子結構的特征。分子結構特征不同,作用機理也就不同,抗菌譜也就有差異。
比如頭孢類,分子結構都含有同壹種母核,這種結構主要幹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不同的頭孢,它們分子結構的側鏈不同,這就導致它們的起效時間、與致病菌的結合能力、被分解酶分解的程度、在體內代謝的時間等有壹定差異,從而導致各種頭孢的適應癥、用法用量的差異。
2、不同品牌的藥品,意味著原料、工藝、質量控制、渠道、售後等多個方面的不同。就像奔馳和路寶,以代步為評價標準的時候,都是合格的。要是有更多需求(舒適度、安全性能)的話,就會有差異了。
不同品牌的同種藥品,對同壹種致病菌的效果基本壹致,也都符合國家GMP標準。不過要是再提更高的要求的話(不良反應發生率、貯存條件),那就可能會有差異了。不過很多也會像肯德基和小攤炸雞壹樣,只是品牌運作造成價格差異,而非產品本身。
篇幅有限,只能簡單地說了,如有疑問,請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