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認為“五色入五臟”,不同的食物對應不同的五臟,其中黃色食物對應土,脾屬土,所以“黃入脾”。多吃黃色食物可以增強脾氣,促進和調節新陳代謝。
黃色食物養脾,主要是因為黃色食物攝入人體後,其營養成分主要集中在脾胃。如玉米、南瓜、小米、紅薯、土豆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適量多吃有利於腸胃蠕動;
小米最適合腸胃不好,失眠的人。小米食療方法
小米黃色入脾,能健脾養胃,補益身體。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容易腹瀉的人群。
小米雙紅粥:5顆紅棗洗凈去核切碎備用。將小米50克洗凈,浸泡30分鐘,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煮。待小米熟軟,放入切好的紅棗,攪拌均勻,繼續煮至紅棗軟爛,放入紅糖和切好的花生拌勻。
功效紅糖配小米粥有健脾、補血、滋陰的功效。加入紅棗、花生具有更強的益氣補血功效,適合夏季脾胃虛寒、產後虛弱的女性食用。
小米花生紅豆粥:將小米50克、花生50克、紅豆30克浸泡4小時,然後洗凈。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放入花生和紅豆繼續煮30分鐘,再放入小米煮至米爛,最後放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小米、花生健脾養胃補氣血、紅豆健脾祛濕,三粥,適合夏季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四肢無力者食用。
甜食給妳好“脾氣”:春天吃甜食對脾胃最有益,甜食是食療藥方。
用甜食健脾養胃,春天最合適。適當吃甜食,可以平肝瀉火,滋養脾氣。大棗、山藥、蓮藕、蓮子、百合、芋頭、蘿蔔、薺菜、春筍、韭菜、香椿都是春季健脾養胃的理想選擇。
南瓜銀耳湯:將銀耳3克洗凈,浸泡,去根,撕成小塊;將5顆紅棗浸泡至軟身,洗凈去核;南瓜60克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將銀耳放入砂鍋中,註入適量的水,將銀耳煮出膠,然後加入南瓜、紅棗、冰糖煮至南瓜熟軟,加入果核略煮。
功效南瓜、紅棗能益氣健脾,銀耳能健脾益肺,枸杞能滋補肝腎。燉著吃,又香又嫩,適合面色蒼白,脾氣虛弱引起消化不良的人。
韭菜炒筍幹:將300克筍幹去頭,洗凈,用刀切成條狀;韭菜摘下,切段。鍋置火上,加水燒開,放入竹筍2分鐘,撈出洗凈,瀝幹。鍋內放油燒熱,放入春飲,用生pat翻炒片刻,放入韭菜段和鹽翻炒至韭菜變軟,淋水在澱粉上勾芡。
功效韭菜和春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適當食用對脾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