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起因
《內經》論述了肺氣虛的病因病機。隋代的《病相論》闡述了汗出癥狀與肺氣虛和衛不穩的關系。
宋代楊仁齋(即楊世英)認為肺氣虛進壹步發展為肺陽虛證。明代張景嶽在《凈月全書》中指出,肺氣虛的主要癥狀是呼吸不足。清代醫學心靈啟蒙指出肺氣虛是由於“脾虛不生肺”所致。
肺氣虛可由勞損、久咳、暑熱、大病引起,或脾虛不能升清肺氣,導致肺氣虛少,功能活動減弱,形成肺氣虛證。
表示
肺氣虛有五種表現:
(1)有點喘不過氣來,有點工作後氣短。
(2)人體抗病能力低,易受外邪感染,易感冒,多有畏寒流涕癥狀。
(3)感冒容易發生鼻竇炎。
(4)皮膚幹燥、幹癟、發癢是常見的,尤其是在秋冬幹燥的天氣裏。
(5)常可導致腎陽不足,使水液運行不利,以致小便頻數,余瀝不盡。
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為咳嗽、氣短、聲音低沈、自汗怕風、易受外邪侵襲、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弱。因為肺主氣,主呼吸和聲音,所以有向全身散發細微信息,調節水道的作用。所以病理上,肺氣不足,壹個是胸中不足,呼吸失常;二是防禦之氣不足,防禦之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襲;第三,肺氣虛不能通過水道,精氣分散,造成水液失衡,臟腑及全身營養不良。所以肺氣虛的辨證要點是:①咳嗽低弱,呼吸短促,聲音怯懶,痰清稀。②面色無華、畏寒、自汗、疲乏無力、易感外感,或脾氣虛弱、大腸運化不暢所致的便秘。雖有排便,但排便困難,出汗,氣短。③除上述肺經癥狀和全身表現外,舌淡,苔薄白,脈弱或細。
肺氣虛可發展為肺陽虛,上述癥狀更為嚴重,並有背寒、畏寒、反復感冒等陽虛表現。如果肺氣虛與脾虛或腎虛並存,可出現水腫,排尿不利。
臨床診斷
主要臨床表現為肺功能衰弱。
發病原因:久咳耗肺氣,或近弱,肺氣不足,或脾虛,水谷精氣不能上於肺所致。多見於疾病晚期或慢性肺部疾病,屬於虛證。
(1)主要癥狀:咳喘、氣短、自汗。
(2)臨床表現:咳嗽呼吸困難,氣短不足以停止呼吸,運動更甚。痰液稀薄,面色蒼白或發白,身體疲倦,聲音低沈膽怯。自汗,怕風,易感冒,舌淡苔白,脈弱。
(3)證候分析:肺氣虛,祖氣不足,呼吸功能減弱,故咳喘無力,氣虛不足以止呼吸。動則耗氣,呼吸則更甚;肺氣虛,水液失去正常分布,聚集成稀痰,氣虛不能運血至榮,故面色蒼白或多毛。氣虛導致精神疲乏,聲音低沈,肺氣虛,外守不固,原因不明,所以怕風,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脈弱,都是氣虛的證候。
(4)本證的發展及影響:肺氣虛,外防不固,外邪反復侵襲,可導致氣虛外感證。肺氣虛、祖氣不足可導致心肺氣虛證。肺氣根源於腎,肺虛久則影響腎,成為腎不納氣之證。
區別
(1)本證與脾氣虛證的鑒別:本證與脾氣虛證同屬於氣虛範疇,但本證的病位在肺,表現為咳嗽、氣喘、痰稀、氣短,甚至運動更差。脾虛證的特點是全身氣虛,伴有厭食、腹脹,尤其是進食後,大便稀或水腫。如果同時存在肺氣虛和脾虛,則為肺脾兩虛證。
(2)本證與心氣虛證的鑒別:兩者也都屬於氣虛證的範疇。但此證之病在肺,故表現為咳嗽、喘息、氣短,運動差,易感冒,伴有全身氣虛證,而心氣虛證之病在心,故表現為心悸、胸悶不適,運動後各種癥狀加重伴有全身氣虛證。如果臨床上既有肺氣虛,又有心氣不足,就是兩者兼而有之。
辨證要點
1.壹定有肺功能衰減的表現,比如咳嗽無力,氣短。
2.它壹定有壹般氣虛的證候,3。多見於肺部疾病晚期和慢性肺部疾病。肺氣虛患者,宜常食紅棗、糯米粥、瘦肉肉雞汁、雞蛋、豬肺等。要補肺氣,同時註意培土生津,可選吃蓮子、芡實、山藥、黃豆、河鮮等。健脾益胃;痰濕不飽者,可用石榴、澀柿、銀杏等,以克制肺氣,不可多用。
肺氣虛是指肺氣虛弱的狀態,可由疾病或亞健康狀態引起。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看,肺氣虛的人大多患有哮喘、咳嗽、咳痰、自汗等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還有壹些人只是肺功能下降,呈現亞健康狀態,出現怕冷怕熱、容易感冒、特別怕冷等癥狀,都與肺氣虛有關。
款待
肺氣虛的治療以補肺氣為主。肺虛咳嗽可用補肺湯或人參核桃湯治療;玉屏風散可用於治療肺衛不足和易受外邪侵襲;保元湯可用於肺陽虛患者。
藥物
(1)用於內臟虛弱和肺氣虛。氣短、氣短或咳嗽、聲音低沈、精神萎靡、血壓低、面色蒼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脈弱等癥狀,宜用補肺氣。保元湯要加五味子:人參9 g,黃芪15 g,生姜3 g,五味子6 g,炙甘草3 g,水煎取汁,每日2分鐘。或者泡在開水裏喝茶代替。也可用人參核桃湯、五味子:人參9克,核桃仁30克,生姜3克,五味子6克,水煎取汁,每日2-3次。
(2)易患風寒,癥見鼻塞、頭暈、頭痛、惡風寒、倦怠乏力、舌苔薄白、脈弱者,玉屏風散加紫蘇:黃芪15g、白術15g、防風12g、生姜6g、紫蘇10g。水煎取汁,1,每日三次。不感冒的話吃玉屏風散(前面去掉紫蘇)口服,1,壹天兩次。或者用玉屏風丸1次6克(或顆粒),1次壹日兩次。也可以用貝奇片1次4片,1次壹天兩次;或者服用人參北芪片,4片1次,2片1天。
(3)對於虛寒證的慢性鼻竇炎,癥狀為頭暈、惡寒、自汗。以補肺氣為主時,也用於通絡解毒。滴鼻液宜用鼻痛寧滴劑(含辛夷、蒼耳子),1次1 ~ 2滴,1次每日2 ~ 3次。或使用痹痛丸(含辛夷、鵝不食草、白芷、薄荷、黃芩、甘草),1次1丸,1次每日2次。都吃了北芪片。
(4)肺氣陰兩虛,腎陰不足,癥見陰虛內熱,舌紅口幹,幹咳少痰,手足發熱,失眠盜汗,遺精少,大便幹燥等。治療宜用補陰湯加減:生地15g,麥冬10g,天冬10g,北沙參10g,地骨皮10g,女貞子15g,天花粉6g,甘草3g。本方具有滋腎潤肺、清虛熱、止幹咳之功效。
(5)對於肺氣虛、腎陽虛患者,癥狀為畏寒、惡寒、淋證、尿頻、尿量多。能溫補腎陽,保元湯宜用:人參9克,黃芪15克,肉桂6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水煎取汁,口服1 2-3次,每日1次。
針灸
咳嗽分舒菲、風門、列確、突突,痰多配足三裏、風龍,氣短配氣喘,咳血配赤澤、空咀。使用補碼法。
哮喘:穴位突現,鎮靜平喘,內關、列確、舒菲、腎俞、關元,痰配豐隆、足三裏,胸悶配鐘山、氣海壹般為輔。艾灸可選擇舒菲、腎俞、關元穴。艾灸三強。
按摩推拿
咳喘復發,緩解期可用此法扶正固本,寬胸理氣。穴位:風池、大椎、守經、命門、曲池、合谷。經常使用搓、拿、擦、搖、拍等方法。
食療
黃芪燉母雞生黃芪1.20g母雞1調料。
做法:將母雞宰殺後,洗凈,去內臟。將黃芪放入母雞腹中,縫好,放入鍋中加水和調料燉。吃肉喝湯,壹周兩次。
羊肉火鍋羊肉50-100g黃芪紅棗酒10-50ml火鍋配料。
做法:羊肉洗凈切片,放入火鍋煮湯,放在爐邊食用。同時喝黃芪棗酒,冬天經常吃。
姜汁50克,姜飴糖50克。
做法:生姜洗凈切成小塊,用幹凈紗布包好,取半勺汁,勺中加入麥芽糖,用開水沖服,每日兩次。
薏仁杏仁粥薏仁30g杏仁10g冰糖少許。
做法:薏苡仁洗凈,杏仁去皮,冰糖碎成碎屑。將薏苡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半熟,再加入冰糖,每日壹次。
冬季飲食療法
素筍湯:冬筍200克,鮮湯250克,香菜梗,水發木耳,蔥姜汁,精鹽,味精,香油。
做法:冬筍去皮洗凈,切成薄片,放入開水中,用冷水撈出,瀝幹水分,黑木耳挑成小花。香菜梗洗凈後,切成段,放入炒鍋內翻炒,加入鮮湯加蔥姜汁,鹽味精,再將竹筍和黑木耳燒開後放入碗中,撇去浮沫許久,在香菜梗上淋上香油拌勻。
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黃酒調味。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當歸、生姜、黃酒和調料,燉1-2小時,喝湯。
具有補血、散寒、強身健體的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面色蒼白、怕冷、血虛陽虛的人群。
核桃酥50克核桃仁粉250克糖少許。
做法:將核桃仁磨成粉,與面粉混合,加水攪拌均勻,烤成煎餅食用。這種蛋糕有補腎、禦寒、通便的作用。
護士
病房應保持安靜、通風、陽光充足,病房內應避免煙塵,註意避免哮喘的各種誘發因素。加強鍛煉,多做呼吸練習和氣功練習。註意保護陽氣,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