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在不吃藥、不打胰島素的情況下,口服“植物胰島素”降低血糖。有商家稱,“植物胰島素”具有生物活性,藥理作用與胰島素註射液完全相同,還具有增殖和細胞修復功能。
謠言: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患者很小的時候,因為β細胞受到自身免疫因素的攻擊,導致“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壹旦發生,必須通過外源性胰島素補充治療;二型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見的,通常始於中老年人。它是由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抵抗的“相對或絕對缺乏”引起的。口服藥物可刺激β細胞分泌胰島素,改善胰島素抵抗,通過外源性胰島素補充降低血糖。可見,胰島素治療對於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有商家介紹,“植物胰島素”是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口服植物胰島素,100%純天然,具有生物活性。絕對無毒副作用,不會產生依賴性,適用於1型和二型糖尿病。這套說辭看起來很科學,其實漏洞百出。
第壹,植物中不可能有胰島素,醫學界早有定論。1921年,加拿大人萬津和貝斯特從動物胰腺中提取了胰島素並獲得了諾貝爾獎。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人胰島素是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從植物中提取胰島素”並無科學依據
第二,口服胰島素還沒出來。胰島素是壹種蛋白質。口服後,蛋白質會隨著消化道的蠕動到達胃部,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壞水解,不再發揮應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口服”胰島素是不可行的。
第三,西藥添加“植物胰島素”容易引起低血糖。壹些廠家推出的產品宣稱完全來源於苦瓜、蕎麥等天然植物,實際上卻添加了壹種口服降糖藥格列本脲。格列本脲可以通過刺激人體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補充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的不足,從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但格列本脲引起的降糖反應非常頑固,劑量控制非常重要,目前還不是降糖藥物的首選。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添加了格列本脲的“植物胰島素”,血糖會下降,本質是格列本脲在發揮作用。如果劑量不明確,容易出現血糖波動或低血糖,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總之,不建議患者服用所謂的“植物胰島素”代替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要去正規醫院長期隨訪。在控制飲食、適度活動的基礎上,根據糖尿病的不同類型和階段,在醫生指導下長期合理用藥,並監測血糖。不要相信所謂神奇的降糖藥“植物胰島素”。
辟謠專家:劉小紅,新鄉醫學院第壹附屬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
評審專家:鄧誌堅,新鄉醫學院副院長、主任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