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由藥物、食物、花粉、感染等各種過敏因素引起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
由於增大而出現的局部水腫反應。因為是風引起的,所以又叫“疹”。
蕁麻疹壹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1,急性蕁麻疹:全身皮膚常突發。起初皮膚瘙癢,繼而出現大小不壹、形態各異的淡紅色或淡黃色風團疹,邊界清晰,瘙癢劇烈。風團可呈圓形、橢圓形、孤立分散狀,也可融合成片狀。當風團較大時,可呈蒼白色,表面有明顯毛孔,像橘皮壹樣。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遍布全身的,幾分鐘或幾小時後就會消退,不留痕跡。1天內可發作數次,癢個不停。抓破皮膚後,會變成斑片狀,並伴有刺痛感或燒灼感。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樣癥狀,如心悸、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下降。可在幾天至1-2周內消退的癥狀稱為急性蕁麻疹。
2、慢性蕁麻疹:常反復發作,反復發作6周以上,遷延不愈,長期喘息,有時起伏不定。大部分找不到原因,頑固性的叫慢性蕁麻疹。
此外,還有壹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如:①。皮紋學也叫人工麻疹搜索。
②血管性水腫又稱巨麻疹。3.暴虐的麻疹搜索。4.在陽光下尋找麻疹。
⑤.寒尋麻疹。6.膽堿能麻疹。⑦.血清性麻疹等。
二、蕁麻疹的病因
1,物理因素:如冷熱、陽光、摩擦、壓力等。患者暴露在陽光下後,暴露部位出現風團,有
癢和刺痛。有壓力的蕁麻疹患者更敏感,如皮膚受壓4-6小時後局部出現深度腫脹。
腫脹,8-12小時後消退。輕微的壓力如觸摸、抓撓甚至摩擦衣服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2.食物:魚、蝦、蟹、蛋、草莓和食品添加劑(色素、防腐劑、調味料)是最常見的食物。
3.感染:與蕁麻疹相關的感染包括鏈球菌感染、乙型肝炎、鼻竇炎和其他病毒/細菌/酶感染。
4.藥物:如青黴素、磺胺類、呋喃唑酮、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起蕁麻疹。和阿司匹林,
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藥物是組胺釋放物質,可直接引起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蕁麻疹。
5.疾病:感染:包括病毒(如上述感染病毒和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
其實蕁麻疹有時候可以作為疾病的癥狀之壹,比如甲亢、癌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6.動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7.其他因素:胃內分泌代謝紊亂和胃腸功能紊亂均可誘發本病,尤其是慢性麻疹。
8.內臟疾病如紅斑狼瘡、淋巴瘤和壹些腫瘤、風濕熱等。可能是麻疹的原因。
9.遺傳因素如家族性感冒麻疹、遺傳性家族性麻疹綜合征等都與遺傳因素有關。
10.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情緒沖動可引起乙酰膽堿釋放,增強血管通透性,引起麻疹。
三、蕁麻疹的治療
優先消除病因,去除致敏因素,有感染性疾病時使用抗生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盡量不吃。
慢性感染往往是慢性蕁麻疹的原因,但很難確定或找到壹些蕁麻疹患者的原因。
(壹)、常用西藥
1.口服藥物
(1)撲爾敏和苯海拉明;異丙嗪等。,可單獨或交替服用,每次1-2片,每日3次。
②維生素C和葡萄糖酸鈣,每次2片,每日3次。
③潑尼松:每次1-2片,每日3次。
(4)病情較重者給予撲爾敏或苯海拉明肌肉註射或葡萄糖酸鈣靜脈註射。緩解後應逐漸停藥。
2.外用藥1%薄荷制劑、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等。有壹定的療效。
(二)。中醫治療
中醫把蕁麻疹分為三種。風寒型、風熱型、血虛型。
1.寒性皮疹面色蒼白,主要表現為風疹色,以頭、面、手、腳等暴露部位為設置,吹涼加重。
口幹不渴,小便清亮,多在冬季,舌苔薄白,脈遲或緩。
治療:解表散寒。
祛風散寒方藥:荊芥6克,防風6克,蟬蛻3克,金銀花10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壹劑,水煎分兩次服用。
浮萍6克,麻黃3克,地膚子10克,防風4克,皂莢4克。用法:每日壹劑,水煎分兩次服用。
也可選用中成藥:風寒感冒顆粒、精防敗毒散、秦九丸、通宣理肺丸等。
2.風熱型起病突然,風團遍布全身,顏色鮮紅,自覺灼熱,瘙癢劇烈,或伴有發熱、畏寒、咽痛。
或腹痛、上吐下瀉、發熱加重皮疹、寒戰減輕。大多數發生在夏天。舌紅,苔白或黃,脈浮。
治療:疏風清熱。
祛風清熱方:金銀花9g,苦參12g,防風9g,蒺藜15g,蟬蛻6g,牛蒡子9g,赤芍9g,
白鮮皮12g,浮萍6g,皂角3g。
祛風清熱方:麻黃3克,連翹10g,赤小豆10g,白鮮皮10g。用法:每日壹劑,水煎分兩次服用。
僵蠶12g,蟬蛻6g,苦參6g,姜黃3g,米酒50ml,蜂蜜15g。
用法:將前四味藥研成細粉,再用米酒和蜂蜜調勻。用白酒煎百部,然後用紗布蘸藥酒擦患處。
也可選用中成藥:風熱感冒顆粒、防風童生丸、銀翹解毒丸、浮萍丸。
3.血虛型主要表現為復發性風疹,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下午或夜間加重,心煩易怒,口幹舌燥。
手足心熱,舌紅津液少,脈細數。多見於老年人或久病體弱者。
治療應以調理氣血為主。養血祛風。
養血祛風方藥:當歸10g,熟地15g,白芍10g,川芎10g,黃芪10g,蒺藜15g,何首烏10g。
荊芥9克,防風10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壹劑,水煎分兩次服用。
(蒜苗30克,雞蛋皮20克。用法:* *放入鍋中,加水煎服,熏洗患處,1~2次,每日1劑)。
也可以選擇中成藥:八珍丸、秦九丸、龜苓膏。
(3)土建土方工程:
1.將大蒜皮、艾葉和菖蒲用水煎煮,趁熱洗澡。每天壹次,3-5天就好了。
2.賴襄:將十幾種賴襄樹的根洗凈切碎,煮5分鐘,加入蜂蜜,連吃帶喝,對蕁麻疹的紅、腫、癢等癥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3.用黃連花椒湯洗澡。多洗幾次就有效果了。
4.韭菜:塗抹新鮮韭菜汁,兩天後瘙癢消失,皮疹消退。也可以用韭菜根砸碎布袋,摩擦患處。
5.醋白酒混合液可治風丘疹:將兩份醋和壹份白酒混合均勻後擦洗患處,幾分鐘後癥狀可減輕,多搓幾次即可痊愈。
四、註意事項:
1.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適應寒熱變化。
2.避免搔抓患處,不要用熱水燙傷,不要濫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盡壹切可能避免接觸過敏原。蕁麻疹伴高熱或腹瀉應盡早治療,避免嚴重感染或外科急腹癥,延誤病情。
3.積極查找並排除病因,註意用藥史、飲食、感染、精神因素及吸入物(花粉、羽毛、油漆等。)發病前,並盡量避免那些可能與發病有關的。治療慢性病變,調節胃腸功能,驅除腸道寄生蟲。
4.避免動物蛋白食物和海鮮,辛辣食物和酒精。保持清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5.按時服藥,不要自行停藥。服用抗組胺藥有鎮靜作用,服用後不宜從事登山和駕駛。
6.呼吸急促、喉頭水腫或吞咽困難的患者應立即去醫院。
7.平時要註意少吃辛辣食物,不喝酒,不吃雞鴨魚肉牛羊肉海鮮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8.因為麻疹的診斷與很多外界因素有關(如上所述),所以患者應該向醫生充分陳述自己的病情。
包括可能與皮疹有關的因素,以便醫生做出正確的判斷。
9.壹旦確診,治療麻疹的病因,如治療感染,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10.避免可能擴張表皮血管的動作,包括室溫過高、飲酒、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等。找麻疹的時候,只有
盡快去看醫生,接受適當的治療。皮疹通常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幾天到幾周)。然而,如果妳發現有皮疹,
如果堅持下來,有惡化的跡象,或者有其他癥狀,都不能掉以輕心。妳必須去醫院就醫。
臨床常用的偏方如下。
[甲方]
荊芥10g、防風9g、金銀花12g、牛蹄10g、牡丹皮9g、浮萍6g、生地9g、薄荷6g、黃芩10g、蟬蛻12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服用。
本方清涼解毒,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第二方]
生地黃65,438+00克,當歸65,438+02克,赤芍65,438+00克,何首烏65,438+00克,黃芪65,438+02克,防風9克,芥子穗9克,蒺藜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
本方養血益氣,祛風止癢,適用於血虛風盛所致的蕁麻疹。
[第三方]
樟樹、僵蠶、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30克,紫蘇120克。選擇該藥的任意煎劑,趁熱洗前抽,每日1次。
這個藥方適用於蕁麻疹。
[第四方]
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姜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鮮皮10克,荊芥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加水煎煮,
每日1,早晚服用。
本方通過調和營衛,益氣固表,治療蕁麻疹有效。
[吳芳]
金銀花12g、地膚子、芥菜耳各9g、大黃10g、厚樸、茯苓各9g、白芍10g。甘草9克。用水煎服,分兩次服用日本貝類制劑。
本方清熱祛風,適用於蕁麻疹。
[第六方]
熟地黃9克、當歸和白芍20克、何首烏和黃芪30克、防風和川芎65,438+02克、甘草30克、蟬蛻65,438+00克、荊芥和蒺藜65,438+0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兩次或早晚各壹次。
此方來自中醫雜誌,1989.8,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齊芳]
15g玉米須,100g發酵酒。將玉米須放入鋁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沸20分鐘,去除玉米須,加入酒糟,煮沸即可食用。
這個藥方適用於蕁麻疹。
[第八方]
三七1-1.5g,去骨雞100g。
將三七切片,用雞油或豬油炸,加入雞肉,拌勻,放入碗中,加適量水,文火蒸燉1小時,加少量鹽調味,取湯劑每日1次或每1-2天服用2-3劑。
本方適用於陽氣不足、氣血兩虛所致的蕁麻疹。
[方九]
100ml醋,60g木瓜,9g生姜。將三種* *人放入砂鍋內煎,待醋幹後,取出木瓜和生姜。
早晚服用兩次,每日1劑,直至痊愈。
此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適用於蕁麻疹,屬於風寒之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