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肝細胞癌(HCC)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壹。死亡率高,在惡性腫瘤死亡順序中僅次於胃和食管,居第三位,在部分農村僅次於胃癌,居第二位。我國每年約有110000人死於肝癌,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由於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結合超聲影像對高危人群進行監測,肝癌可在亞臨床期確診,早期治療的遠期效果尤為顯著。結合積極的綜合治療,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明顯提高。臨床表現(1)肝癌癥狀肝區疼痛、乏力、厭食、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臨床癥狀。1.肝區疼痛:最常見的、間歇性持續的、鈍痛或脹痛,由肝癌快速生長,使肝包膜繃緊引起。2.消化道癥狀:厭食、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瀉等。,由於缺乏性別特異性而容易被忽視。3.疲勞、消瘦和全身無力。少數晚期患者可能惡病質。4.發熱:壹般為低熱,甚至達到39℃以上,呈持續或午後低熱或松弛型高熱。5.轉移癥狀:腫瘤轉移時有相應的癥狀,有時會成為肝癌的初始癥狀。6.其他全身癥狀:癌癥本身的代謝異常或癌癥組織對機體的各種影響所引起的內分泌或代謝癥狀稱為癌癥相關綜合征,有時可先於肝癌本身的癥狀。並發癥(1)肝性腦病常為晚期並發癥,占死亡原因的34.9%。(2)消化道出血占死亡原因的15.5438+0%。肝硬化或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患者可因門靜脈高壓引起食管或胃靜脈曲張出血。也可因胃腸粘膜糜爛、凝血機制紊亂等出血。(3)肝癌結節破裂出血的發生率約為9 ~ 14%。肝癌組織壞死液化可引起自發性破裂或因外力破裂。如果局限在包膜內,可能會出現突發性疼痛,肝臟會迅速增大;如果闖入腹腔,會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嚴重時會引起失血性休克或死亡。輕者數日後出血停止,疼痛逐漸減輕。(4)血性胸水、腹水肝癌在膈肌表面可通過血流或淋巴轉移直接浸潤或引起血性胸水,常見於右側。(5)繼發感染因癌癥的長期消耗而減弱,尤其是放化療後,容易並發各種感染,如肺炎、腸道感染、真菌感染等。【治療】:早期治療是改善肝癌預後最重要的因素。早期肝癌應盡量手術治療。(1)手術切除仍是肝癌治療的首選;(2)姑息性手術治療適用於大腫瘤或散在於大血管內或附近;(3)多模式綜合治療是近年來對中期大肝癌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4)肝動脈化療栓塞(TAE)這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壹種非手術腫瘤治療方法,對肝癌有很好的療效,甚至被推薦為非手術治療中的首選。常用碘油混合療法藥物或131I或125 I-碘油或90釔微球栓塞腫瘤遠端血供,再用明膠海綿栓塞腫瘤近端肝動脈,難以建立側支循環,導致腫瘤病竈缺血壞死。CDDP80~ ~+000 mg 5FU 1000 mg絲裂黴素10mg[或阿黴素(ADM) 40 ~ 60 mg]常用作化療藥物,先經動脈灌註,再與絲裂黴素(MMC)10mg混合進行肝遠端動脈栓塞。肝動脈栓塞化療要反復多次,效果好。根據我院放射科數據,345例不能手術切除的大肝癌患者壹年生存率僅為11.1%,肝動脈栓塞患者壹年生存率提高到65.2%。最長隨訪生存率為52個月,30例患者在腫瘤縮小後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這種方法對於肝功能嚴重失代償的患者是禁忌,對於門靜脈癌栓的患者也不適合。肝癌肝右葉多發性結節性肝癌治療後可見左肝動脈增粗(a)肝內有多個大小不等的結節狀色斑(b)肝右葉巨大肝癌選擇性化療栓塞(e)超聲引導下瘤內註射無水酒精治療肝癌。合並肝硬化且不能手術的腫瘤直徑≤ 3cm、結節數≤3個的肝癌為首選。有可能治愈小肝癌。≥5cm效果差。綜上所述,早期肝癌早晚要手術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選肝動脈栓塞化療。瘤內註射無水酒精適用於肝功能差,不宜手術的小肝癌,可能有根治作用。中期大肝癌應采用肝動脈插管結紮或肝動脈栓塞化療等多模式治療,殺死腫瘤細胞,減輕腫瘤負荷,爭取腫瘤縮小後分兩步或序貫手術切除。靶向治療初見成效,基因治療大有可為。
上一篇:容易生氣。推薦吃清心去火的食譜。下一篇:在床下撒壹把胡椒粉。真的很有用。妳知道有什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