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那麽,從古至今,那些名中醫是怎麽治療痹癥的呢?這裏有四種治療關節痛的藥方,可以了解壹下,必要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1.白虎桂枝湯
該方劑由知母、石膏、桂枝、粳米、甘草組成。主要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的方劑,具有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的功效。
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活動不利、局部灼熱腫脹、畏寒適冷,以及發熱、怕風、愛出汗、口渴、易怒、尿黃、大便幹燥等癥狀的人群。
2.腰痛寧
該藥為復方中成藥制劑,原方源於明代的方九散。全方由馬錢子、土鱉蟲、麻黃、乳香、沒藥、川牛膝、全蠍、僵蠶、蒼術和甘草組成。馬錢子為劇毒中藥,主要作為君藥,與其他中藥配伍,主治風寒濕痹,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適用於:腰痛、腿痛、膝痛、肌肉痛,即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椎管狹窄、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現代醫學認為的疾病。除了腰疼,腿疼等。,這些患者也有怕冷喜熱、手腳冰涼等癥狀。
3.雙河湯
該方劑由桃仁、桃花、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茯苓、半夏、陳皮、白芥子、甘草和竹瀝組成。主要用於治療痰濕痹阻。該方劑具有化痰祛瘀、通絡止痛的作用。
適合:長期患病,四肢關節腫痛刺痛,固定疼痛,夜間疼痛加重,關節紫暗,皮膚腫脹,按時硬者,也適合肌肉萎縮,硬結者。
4.獨活寄生湯
該方劑由獨活、阿莎麗、防風、秦艽、肉桂、桑寄生、杜仲、牛膝、當歸、川芎、生地、芍藥、人參、茯苓和甘草組成。陽虛明顯者加附子、幹姜、巴戟天、狗脊。陰虛明顯者加龜甲、女貞子、熟地。脾虛濕盛者加白術、薏苡仁、茯苓。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關節疼痛。具有補益肝腎、舒筋活絡的功效。
適合:久病不愈,腰膝酸軟,肌肉消瘦,畏寒肢冷,或頭暈目眩,心煩口幹的患者。
以上方劑需要中醫辨證後再開。雖然痹癥分為四型,但患者通常不會有壹型,且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形成痰瘀,甚至導致臟腑病變。因此,痹證的治療應區分虛實和邪實。總之,服藥前要明確病因,針對風、寒、濕、熱、痰、瘀、虛采取不同的辨證論治。
需要註意的是,辨證論治不是采取單壹療法或使用單壹藥物,尤其是對於慢性病患者,治療應以補益氣血、滋補肝腎、化痰祛瘀、散寒通絡為主。虛實兼顧,標本兼治。
在預防痹癥方面也有幹預措施,如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保暖、熱敷或冷敷、針灸和按摩等。同時,患者應對患病部位的關節進行功能鍛煉,有助於痹癥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