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西漢石刻是《大臣用酵母刻石》(圖2.6),刻於西漢文帝六年(公元前158)。這塊石刻承載著秦篆的遺風,字形變化大方,有壹種厚重笨拙的氣息。魯青曾祥《八瓊室碑刻補正》:“從用筆姿勢看,似與秦篆不同。‘丙寅’二字,筆壹轉就折了,都是官義。”也就是說,這種刻石篆書的書寫融合了壹些隸書的部首和結構特征,整體造型為方形,筆畫中的轉折處多以方形褶皺代替,這是區別大部分漢篆和秦曉篆的顯著的整體特征。辛莽時期的玉屏尹達馮軍汝九墓(圖2.7)銘文,與張伯勝舒鳴相似,屬於典型的漢代篆書。整體形狀方扁,部首結構明顯分為兩種:直線連接構成方形結構,曲線蜿蜒構成圓形結構,構成鮮明對比。同時,整個字形和部首結構並不是完全對稱的,而是錯位的,形成壹種笨拙的視覺效果,並不巧妙。
到了漢代,成熟的隸書也被用於石刻,但相對於竹簡、帛書的墨跡,在雕刻過程中並不強調隸書特有的波浪筆畫,這使得西漢石刻中的隸書更多地表現出篆書結構和筆法的特點,總的來說,更為古樸、笨拙、有力。1992年徐州龜山西漢楚襄王劉著墓出土的文告刻石(約115,圖2.8)是用當時盛行的隸書篆刻的,但由於雕刻時的自然脫皮和經年累月的* * *風化,既有線形,又有麻辣,還有斑駁,給我們帶來了。1970年山東曲阜九龍山西漢魯王崖墓石刻(圖2.9)刻於西漢元年(前88年)至甘露三年(前51年)。鑿是決定性的和自然的,直線和不光滑的頭發。該結構是基於方形折疊和略圓。西漢五鳳二年刻石的字體風格(圖2.10)與當時的隸書完全壹致。但由於石雕經年累月的風化,點畫彌散自然,線條紋理與竹簡帛書的圓潤流暢的墨跡完全不同。方碩的《枕經堂石書畫題跋》這時是這樣評價石雲的:“字字渾古,望東漢碑如仰望巍峨峰巒,俯視之。字在印之間。”同樣,賴子侯刻石(圖2.11)與同時期的竹簡隸書相似,略有篆刻之意。前幾行以橫縱為主,體勢相對平緩,後幾行逐漸加強斜線,生動起伏。因為石雕的緣故,線條更加蒼勁笨拙,結構更加挺拔開闊,所以圖案更加大氣。這時,這塊石頭在清朝乾隆年間被發現後,受到了石書家的高度贊揚。清末楊守敬《評碑》認為:“簡直轟轟烈烈。韓立的存在是最古老的,也是最高的。”方碩在枕經堂石刻書畫上的題跋:“以印為官,結構古樸典雅。”清代金石學書法家壹直認為這些西漢刻石是篆書,比東漢的名碑更古樸。其實,除了西漢隸書中仍殘留著明顯的篆書結構外,還與經年累月鑿刻者不刻意表現波盤、風化之意而形成的斑駁蒼勁的風格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