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煎藥的器具壹般是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的缸、砂鍋,搪瓷的也可以,鐵、青銅的不能用。
第二種水壹般是清水,如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水量壹般在藥面以上3 ~ 5cm。
湯劑適量為100-150毫升。
三、用火,前人有武火和文火的區別,壹般武火第壹,武火第壹,沸火和文火。
第四,方法。首先將藥物浸泡20-30分鐘,使有效成分易於熬制。煮沸後改用小火,有利於解表、清熱、芳香。
香等藥物要用猛火煎,以免揮發。濃味滋補品要用文火久煎,使藥物的藥性全部出來。烏頭、烏頭等劇
有毒藥物,文火1小時以上,可降低毒性。
先炸的有:貝殼(喬)、礦物質,因為質地較硬,要先打碎,再炸2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物。這種藥
主要實物有龜甲、龜甲、石決明、生蠔、生龍骨、石膏等。沈積物重而重量輕的植物,如蘆根、草根等。
、竹茹等。應先煎汁以澄清後代,再煎其他藥物於水中。
下藥後,香藥,有揮發油,應先煎5分鐘,再煎其他藥,如薄荷、砂仁、豆類。
可可。
包括:為了防止湯藥渾濁,減少對消化道和咽喉的不良刺激。車前子、滑石、旋覆花等。應該用布。
包好放鍋裏煎服。
單煎的有:壹些貴藥,如羚羊角、人參、西洋參等。為了避免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藥物吸收,可以
切成小塊,單獨煮汁,然後與其他藥液和服混合。
溶出度:膠狀、粘稠、易溶的藥物,如阿膠、蜂蜜等。應單獨溶解,趁熱與煎出的藥液混合。
均勻、突然或分開服用,以免影響其他藥物的煎煮。
內服:散劑、丸劑,以及壹些芳香或名貴的藥物,如麝香、牛黃、三七、六神丸、生藕汁等。
服藥時間:壹般飯前壹小時左右服藥,如有醫囑,遵醫囑。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應在飯後服用。滋養
藥物應空腹服用,抗瘧藥應在發病前2小時服用,安眠藥應在睡前服用,個別處方如紀明散應在黎明前空腹服用。
水果是最好的。
服藥方法:每日壹劑,分2-3次溫服。根據病情,有的人可以壹次服壹劑或壹天服兩劑,也可以分次喝茶。
治寒證取熱,治熱證取冷。嘔吐的話,可以加少量的鮮姜汁,或者用生姜擦舌頭,或者嚼壹點。
昏迷病人可鼻飼陳皮。對於重度或毒性藥物,應逐漸加少量,藥效停止。
參考資料:
方劑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編輯:李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方劑學教研室。
逐字逐句,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