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鹹、溫。歸肺,大腸經。
【主治】化痰開竅,散結消腫,用於治療風中癰腫,昏迷,癲癇痰多,目不識丁,痰阻咽喉,痰多,氣喘咳嗽,大便幹結,外治。
用法用量:研磨後服用1-1.5g,用於丸劑或湯劑,1.5-5g。外用適量,研成粉末,打噴嚏時擤鼻涕,或研成粉末敷於患處。
註意事項:口服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腹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體質強健無慢性病者慎用,孕婦、氣虛陰虛及有出血傾向者不宜使用。
6旋覆花旋覆花是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的幹燥花頭,夏秋季開花時采收,除去雜質,陰幹或曬幹,用於生灸或蜜灸。
性味:苦、辛、鹹,微溫,脾、肺、胃、大腸經。
主治:降氣、行氣、化痰、降逆、止嘔。用於風寒咳嗽、痰飲、胸膈脹滿、咳喘痰多、嘔吐噯氣、心下腫痛等癥。
用法用量:煎服,3-9克,包裝。
註意事項:陰虛咳嗽、津傷幹咳者勿用,且因其有絨毛,易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嘔吐,故須用布包煎。
7白首烏為蘿藦科植物白首烏或芫花屬植物白首烏的幹燥根莖及根,采挖、洗凈、曬幹生用或秋季蜂蜜灸用。
性味入經:辛、苦、微溫,入肺經。
主治:降氣化痰止咳,用於肺氣郁結,咳嗽痰多,胸悶氣短。
用法與用量:煎服3-10g,或服用丸劑或散劑。
8貓抓草貓抓草是毛茛科植物毛茛科的幹燥塊根,深秋或早春采挖,去葉、須根,洗凈曬幹,生用。
性味:甘、辛、溫,歸肝、肺經。
主治:化痰散結,解毒消腫,用於痰多、疥瘡、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湯劑15-30g,單味藥120g,外用適量,搗或研末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