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癥摘自890504聯合報記者吳靜梅既想享受美食又想苗條,往往無法兼得——於是很多人想辦法盡量多吃,然後再吐出來。反正只要身體不吸收就應該不會胖!不要以為這是減肥的好方法。很多暴食癥患者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食並吐出來,以保持體型不變。暴食癥也是壹種常見的飲食障礙,但它發生的年齡比厭食癥更大。例如,暴食癥在二三十歲的人群中相當常見,但厭食癥相對少見。臨床上,初中的年輕人很少患暴食癥,但從高中開始厭食癥患者逐漸增多。所以醫學上懷疑很多暴食癥患者早年都患有厭食癥。或者厭食癥患者,很多後來都成了暴食癥患者。暴食癥有三個診斷標準。首先是暴食。患者在短時間內吃到別人吃不到的食物,覺得不可理喻,但又有強烈的進食沖動。第二,三個月內平均每周超過兩次。第三,患者無時無刻不在考慮食物和體型,但並不會為了增肥而大量進食。事實上,有調查發現,超過70%到80%的暴食癥患者都是從節食開始的,最後由於節食不當而導致暴食癥。暴食癥也可以分為兩類。壹是吃了很多東西後會嘔吐,也就是所謂的“掏空型”。有的嘗試嘔吐,有的吃大量瀉藥保持身材不發胖。另壹種是所謂的“非排空型”,壹部分人變得肥胖,另壹部分人雖然不肥胖,但經常在節食和暴飲暴食之間交替。與厭食癥不同的是,暴食癥患者病情更重,往往認為自己暴食是錯的,卻無法改變。因為總是吐出食物或吃瀉藥,容易出現電解質失衡、酸或堿中毒等。,而且因為經常吐痰,容易出現反流性食管炎、胃出血、胃炎、胰腺炎、蛀牙等。偶爾會看到患者的唾液腺像腮腺炎壹樣腫脹或發炎,抑郁率高於常人,還可能有強迫癥。這種病人非常善於隱藏自己。當他們和別人在壹起時,他們很有節制。壹旦獨處,他們就吃得很多,所以他們經常從親戚朋友那裏不知道。有的患者過著空虛無聊的生活,卻暴飲暴食以擺脫空虛,但同時內心依然沈重空虛,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每天都這樣;有的人周壹到周五暴飲暴食,節假日回家更好;相反,有些人平時無癥狀,但節假日在家,覺得無聊,不知不覺暴飲暴食。後兩者就是所謂的周期性患者。因為患者往往會感到異常和痛苦,明知自己不好卻控制不住,所以往往會自行就醫。患者可以先記錄下自己的飲食,供醫生參考,持之以恒。因為暴食癥容易復發,如果只是治療幾次,就會因為信心不足,稍有好轉就中斷,得不到真正的改善。(資料提供/臺北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冠宇)
上一篇:感冒用什麽精油,如何用精油治療感冒?下一篇:遼寧中醫藥大學有多少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