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腹絞痛,便秘,舌紅,苔厚膩或黃,脈沈實。
[處方]烏梅15g,細辛6g,花椒3g,黨參9g,當歸9g,黃連6g,黃柏6g,幹姜6g,桂枝9g。
[用法]水煎500毫升,直腸滴註,每分鐘40 ~ 50滴。
(2)加減白頭翁湯
主治:腹痛,無食欲。
[處方]白頭翁、地榆各65438±08g,黃連9g,黃柏、牡丹皮各65438±02g,秦皮、鴉膽子(去皮,裝入膠囊),黃芩各65438±00g,金銀花20g,三七5g(口服)。
【用法】早晚各服1劑,水煎服。
(3)白頭翁鴉膽子湯
適應癥:腹痛伴持續性腹瀉。
[處方]白頭翁15g,黃柏黃連10g,秦皮5g,鴉膽子10g。
【用法】早晚各服1劑,水煎服。
(4)芍藥鴉膽子湯
適應癥:腸道寄生蟲引起的腹痛。
[處方]白芍9克,鴉膽子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5)復方鴉膽子丸
適應癥:大便不規則,有時稀便中有粘液,有時有便秘,無腹部絞痛,只有輕微的尿急,然後沈重,長期消瘦者轉為血便,逐漸貧血,消瘦,體溫低,經年累月者變得虛弱,發黃,腫脹。
[處方]鴉膽子丸45g(去殼),貫眾、金銀花炭各15g,黃蠟60g。
【用法】將前三味藥磨成細粉,將黃蠟融化,趁熱與研缽中的藥粉均勻中和,絞成黃豆般大的藥丸。空腹服用,壹天10 ~ 15粒,兒童減量。
(6)吳梅承氣湯
適應癥:大便排泄和劇烈腹痛。
[處方]大黃12g(腰背),芒硝(口服),厚樸,枳實,烏梅各6g,花椒2g,黃連3g。
【用法】每日1 ~ 2劑,每劑水煎服150 ~ 200ml,分壹次或兩次服;或者灌腸。
(7)去虛承氣湯
適應癥:蛔蟲積聚於結腸道引起的疼痛等癥狀。
[處方]大黃(下)10g,元明粉(內服),檳榔,川楝子,木香,苦參,烏梅15g,花椒3g。
【用法】每日1劑,早晚煎服。
(8)朱崇丸
【主治】腹痛時斷時續,面黃肌瘦,或面部有白色蟲斑,腹部突然劇痛,臍周疼痛,嘔吐食水,舌苔白,脈細。
[處方]黑牽牛9克,木香9克,檳榔12克,雷丸6克,印楝皮10克。
【用法】每日65,438+0劑,分早晚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