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麥棗湯出自《金匱要略》。《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二十二治》中記載:“婦人臟急,喜哭,乃神所造,其數不足也。”
王樂妍說,女性在使用血液的同時,也會因懷孕等原因而遭受失血。另外,現代人想多了,氣血被偷偷消耗,飲食失調,脾胃受傷,氣血生化來源不足,血虛明顯,血屬陰,血虛也是陰虛。中醫講陰陽之秘,陰虛則陽越,故與陰虛有關。治療得當,補中祛煩。甘草。和酸棗。用於補麥棗湯的中焦。《名醫實錄》中記載:“麥能祛暑、止燥止渴、利小便、養肝氣、止漏吐血。”
基於甘草小麥大棗湯的原方及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王樂妍推薦了現代劑量:甘草10g,小麥10g,大棗6枚。
甘草麥棗湯的制備方法:
1.將小麥、大棗(碎)、甘草洗凈,先將甘草放入鍋中加水煎煮。
2.甘草炒兩次,然後調汁備用。
3.將小麥、大棗、甘草汁放入鍋中煮至小麥、大棗熟。
歐亞甘草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心、肺、脾、胃經。
功效:健脾益氣,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痛,調和諸藥。
主治:適用於脾胃虛弱,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脹滿,四肢急痛,癰腫酸痛;可以減輕藥物的毒性和效力。
小麥
性味:涼而甜。
歸經:入心、脾、腎經。
功能:養心補腎,清熱解渴。
主治:煩躁不安,消渴,癰腫,外傷出血,燙傷。
棗
性味:溫、甜。
歸經:入脾、胃、心經。
功能:補中,養血安神。
適應癥:適用於脾虛、厭食、體虛、便溏、婦女不潔急躁。
王樂妍提醒,濕熱的人不宜服用甘草麥棗湯。該配方制作簡單,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失眠多夢的人可以試試這個保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