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體積低於正常值,血液無法向人體組織輸送足夠的氧氣而導致的癥狀。所以,貧血不是病,是癥狀。貧血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因為對貧血的本質沒有搞清楚,很容易產生第壹個誤區:盲目進補。
很多人通過驗血發現貧血,卻沒有進壹步檢查找出貧血的根本原因,而是盲目服用補品,通過這種方式來改善貧血。比如吃阿膠、人參、阿膠等號稱補血的補品,希望能讓身體盡快恢復正常。不能說這種做法不對,但前提是要找出貧血的原因。如果貧血真的是因為體內缺鐵引起的,那麽通過適當補充富含鐵的食物,貧血可以得到壹定程度的改善。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貧血情況不同,進補前需要找出原因,然後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溫和的進補。
第二個誤區是忽略。
有些人不把貧血當回事,以為自己身體沒有什麽癥狀,覺得很正常,沒什麽大不了的。如上所述,貧血可能是由體內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果忽視它,不查明病因,最終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傷害。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孕婦。如果孕婦出現貧血癥狀,不僅會影響自身,對胎兒的發育也非常不利。
第三個誤區是過度依賴食療。
很多人都知道,豬肝、牛肉、雞鴨血、紅棗等食物可以用來改善缺鐵性貧血,因為它們富含鐵。所以,為了改善貧血,我們會在日常飲食中多吃這些食物。但是要知道,食療是壹個漫長的改善過程,它是通過日積月累的飲食習慣來達到調理的作用。所以,即使是缺鐵性貧血,也可以適當補充,但不能過分依賴。而是要及時找醫生,讓醫生給出專業的建議。如有必要,應遵醫囑服用壹些補鐵劑。
總之,如果發現自己貧血,不要盲目補充,當然也不要忽視,而應該進壹步找出貧血的原因。如果確實是缺鐵性貧血,不要太依賴食療。應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必要時遵醫囑服用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