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多吃,只吃七分飽。早上吃好,中午吃好,晚上少吃。避免暴飲暴食。
第二,改變飲食習慣
按時吃飯,坐著吃,不要站著也不要蹲著。不吃燒烤等辛辣、油炸、煙熏食物,不吃酸、過涼等刺激性食物,不飲酒,少喝濃茶、咖啡。多吃素菜和芹菜、蘑菇等粗纖維食物。
第三,積極的食療和按摩保健
羊肉、狗肉等溫性食物有養胃作用,適用於胃寒;大蒜消毒殺菌有助於消除炎癥,建議多吃;此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當零食或菜肴。飯後、睡前可用手搓,順時針繞肚臍搓64次。之後搓搓手,按摩腹部。
擴展數據:
脾胃的重要性
中醫的脾胃其實是壹個整體概念,包括整個消化系統,而不僅僅是脾胃。
比如胃像糧倉,脾是運輸公司。我們吃的食物,先經過胃的磨碎消化,再經過脾的再次消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
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相互影響。胃功能不好必然會影響脾的運化,所以患者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飯後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
脾胃之所以被稱為“後天之本”,主要是因為人體的生命活動依賴於脾胃所輸送的營養物質,是生命健康的軸心力量。脾胃出了問題,不僅影響食欲、睡眠和心情,時間長了還會引發器質性疾病。
相反,健康的脾胃可以使身體氣血充盈,保證各器官有條不紊地工作。
在壓力大、節奏快的現代生活中,喝酒、暴飲暴食、吃冷食、吃腌制食品、久坐、焦慮、緊張...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讓原本脆弱的脾胃更加不堪重負。
人民網-脾胃不好嗎?保養脾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