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治療紅斑狼瘡的傳統方劑有哪些?

中醫治療紅斑狼瘡的傳統方劑有哪些?

中醫博大精深。雖然古代醫書中並無“紅斑狼瘡”之名,但歷代醫書中記載的壹些常用方劑對紅斑狼瘡有積極的治療作用,特別是有些方劑對本病的某些證候群或某壹癥狀有較好的療效,現記錄如下,以供參考:

1、十全大補丸(太平惠民和濟方菊)【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肉桂【臨床應用】本方具有調理和滋養五臟、益氣養血的作用,可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穩定期的鞏固治療。紅斑狼瘡是壹種臟腑虛損、三焦被邪所阻的病理變化。穩定期以臟腑虛損為主。本方由人參、蜀、苓、草組成,益氣健脾、補肺,養血歸芍藥、歸大地、歸男性,補心養肝,生地黃補腎,黃芪肉桂調理陰陽,可補益五臟,防止狼瘡復發。

2.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合劑方)【組成】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灸【臨床應用】本方健脾益氣,用於紅斑狼瘡經免疫抑制劑治療後,或用於乏力、納差、便溏、舌苔薄白、舌質淡、脈弱等癥。

3.補中益氣湯(脾胃學說)【組成】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臨床應用】本方益氣壯陽和胃,方中主藥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用於紅斑狼瘡患者,體質虛弱,長期低熱,伴有脾胃虛弱,出現納差乏力,精神萎靡,畏寒自汗,苔薄白,脈弱等癥狀。

4、玉屏風散(“十壹得消方”)【藥物組成】生黃芪、白術、防風【臨床應用】本方益氣固表、止汗,用於病程較長或年老體弱、反復感冒的紅斑狼瘡患者,癥見多汗、乏力、面色蒼白、苔薄白、脈弱。

5.四物湯(太平惠民合劑方)【組成】熟地黃、當歸、芍藥、川芎【臨床應用】本方養血生血,可用於紅斑狼瘡患者貧血,頭痛頭暈,心悸乏力,面色蒼白或萎黃,月經量少或閉經,記憶力減退,舌淡,脈弱。

6、桃紅四物湯(《益袁磊容》)【藥物組成】當歸、地黃、白芍、川芎、桃仁、紅花【臨床應用】本方活血化瘀。用於紅斑狼瘡患者血瘀,出現暗紅色或鮮紅色斑點、斑塊,四肢麻木,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舌質暗,脈細澀等。

7.當歸補血湯(內外損傷辨證)【藥物組成】黃芪當歸【臨床應用】本方益氣生血。常與其他方劑配伍,用於治療紅斑狼瘡性貧血及全血細胞減少癥,如面色萎黃、神疲乏力、低熱納差、苔薄白、脈細弱等。

8.三甲復脈湯(溫病辨證)【藥物組成】灸甘草、生地、白芍、麥冬、阿膠、牡蠣、鱉甲、龜板【臨床應用】本方滋陰養心、復脈。可用於治療心律失常、各種早搏、心悸氣短、胸悶心痛、舌紅少苔、脈弦等。系統性紅斑狼瘡心肌損傷所致。

9.壹貫煎(柳州醫談)【組成】南沙參、麥冬、當歸、生地、枸杞子、川楝子【臨床應用】本方能滋補肝腎,調理肝氣。紅斑狼瘡損害肝臟,導致肝功能異常,伴有口幹口苦,胸脅脹滿,肝區隱痛,噯氣吞酸,舌紅津液少,脈細或弱等。

10、薤白散(小兒藥證直接判定)【藥物組成】本方可清肺、平喘、止咳,用於狼瘡性肺,肺熱咳嗽,甚至氣喘,或午後潮熱,痰阻咽喉,不易咳出,或痰少而紅,脈滑。

11、六味地黃丸(消核鄭堯止厥【藥物組成】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臨床應用】本方滋陰補腎。可用於腎陰虧虛、火虛有炎的紅斑狼瘡患者,但伴有狼瘡腎引起的面部紅斑、口腔潰瘍、口幹眼燥、蛋白尿、腰膝酸軟。

有人認為紅斑狼瘡的發病與某些病毒(尤其是慢病毒)的感染有關。已經從紅斑狼瘡模型小鼠的組織中分離出了針對病毒C的抗體。尤其在紅斑狼瘡患者中,腎小球內皮細胞漿和血管內皮細胞病變中可發現類似包涵體的物質,患者血清抗體滴度升高。尤其是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I型和II型、EB病毒、風疹病毒等。

此外,患者血清中還有抗RNA抗體和抗雙鏈DNA抗體。但這些包涵體只能在病毒感染的組織中發現,電鏡下觀察到這些包涵體呈管狀網狀結構。然而,這些包涵體樣物質也可見於皮肌炎、硬皮病和急性硬化性全腦炎。有人曾試圖用包涵體樣物質將病毒從組織中分離出來,但沒有成功。

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發現它與人類紅斑狼瘡發病機制中的任何壹種病原體有直接關系。懷疑病原體可能只是B淋巴細胞的壹種刺激因子,促進了疾病的發生。

然而,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確實發現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均可加重狼瘡患者的癥狀,或使緩解期患者再次復發。因此,積極預防和治療感染是控制狼瘡活動的重要環節。紅斑狼瘡患者更要註意預防壹切感染,才能穩定病情。

(實習編輯:林忠傑)

  • 上一篇:小貓和我壹起睡,但是最近床上有壹些芝麻大小的蟲子。這是什麽?
  • 下一篇:腳有刺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