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功能為清燥潤肺,主要用於治療因溫燥、頭痛、體熱、幹咳無痰、氣逆喘、咽幹、鼻幹、胸痛、煩渴、舌幹無苔、脈虛等引起的肺損傷。
清燥救肺湯治療的癥狀比較嚴重。因為外溫燥邪比較嚴重,有頭痛,有體熱。另外裏面的幹燥也特別明顯。幹咳無痰,同時氣逆氣喘。不僅如此,喉嚨、嘴唇、鼻子感覺幹燥,還有心煩口渴的現象,說明裏面燥熱較重。正是因為燥熱重,肺既不能展開,也不能下降,所以不能呼吸,所以胸脅脹痛。這種胸脅疼痛是由於肺氣不降所致。從五行來說,就是金不造木,木氣上行。其實肺氣為燥邪所傷,自身之氣得不到釋放,得不到壓抑,所以氣得不到緩解。它的證據是不僅有咳嗽,還有逆氣呼吸,所以胸悶脅痛是壹個整體的氣的問題,關鍵在肺,所以治療的重點是肺。
另外,舌質幹無苔,舌質紅。雖然有時不易見,但那是因為被燥邪所傷,津液積為痰。雖然是幹咳無痰,但裏面其實是有痰的,所以整個舌苔薄白。所以,不允許妳看到舌尖和舌尖。這個薄白苔要註意舌苔是幹的還是濕的。應該是幹的。根據這些情況,使用清燥救肺湯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壹切氣滯歸肺”。這是因為裏面有肺氣的問題。因為溫暖幹燥,裏面還有熱氣,肺裏的津液受傷了,所以這種情況標誌著肺的損傷很大,所以叫救肺。
處方中的主要藥物是桑葉和石膏,用於清除肺中的熱量。這裏要考慮這兩種藥的分量。桑葉很輕,體積也很大。石膏很重很小。為什麽石膏的用量比桑葉小?這個方子的關鍵點是什麽,主要是為了什麽,兩種藥有什麽區別?
桑葉能疏散肺中的風熱,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桑葉不僅能入肺經,還能入肝經。石膏主要入胃經,也可入肺經。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肺裏的津液,肺裏的氣從何而來?它來自於脾胃。肺部燥熱。如果胃被嚴寒所傷,津液怎麽產生?所以這裏桑葉的用量比石膏大。此外,還有大量滋陰潤燥的藥物,包括養胃益氣的藥物,還有阿膠、麥冬、亞麻籽等。火麻仁是黑芝麻,是壹種能滋陰益氣的藥,以滋陰為主。人參和甘草也用,需要註意的是,這裏的人參用量也很少,因為第壹,病因主要是外邪入侵,不能大量使用人參;其次是治肺,重在肺燥陰傷、燥熱,故氣為次,陰為先,祛燥熱潤肺為先。所以用人參、甘草來養胃氣,生津,再通過胃的津液、氣運化到肺,幫助肺燥恢復。這裏的杏仁和枇杷葉有什麽作用?枇杷葉味苦、甘、微寒,主要有清肺降氣的作用。正因為能解氣,所以能止咳化痰。與杏仁同用,可治氣逆哮。
本方對春秋熱燥咳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要把握其特點,把握其幹咳無痰、逆氣,感到口幹、心煩、鼻幹,通過把握這些特點來使用。如果患者平時都是肺陰虛,或者是因為肺部疾病,或者是因為肝火引起的肺燥陰虛,這類人往往會受到外邪的侵襲,尤其是燥邪,非常容易轉化為熱,那麽這個方子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