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蛋雞養殖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積累和總結經驗,簡單的細節會影響高產。在此,阿加福分享20年養雞中總結的高產管理技術,希望對養雞戶有所幫助。
1,雞舍溫度和濕度
壹般雛雞入園前三天適宜溫度為33-35℃,相對濕度為70%-85%,雛雞飲蛋雞適宜溫度為18-23℃,濕度不低於40%,最好控制在50%-60%。
許多養雞戶反映,在育雛前壹周,雞舍的濕度就升不上去。
這主要是因為屋內地面溫度低,導致灑在地上的水蒸發不快,導致濕度上不去。
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在雛雞入籠前兩天預熱雞舍,使雞舍有壹定的“地溫”,這樣雛雞入籠後,雞舍容易加濕。
此外,在抓雞時,如換群、防疫前,將舍溫提高2℃,可減輕雞的應激反應。
2.餵養問題
壹般雛雞壹天餵5-6次,雛雞和蛋雞餵3-4次,晚上雞舍關燈前還要多餵。如果壹天餵食3次,則分別按照3: 3: 4的比例增加早、中、晚的餵食量。
半夜12: 30可以讓雞自由飲水半小時,根據雞的體重判斷是否餵食。
另外,在抓雞時,如防疫、換群、新進雛等,適當減少餵食量,可以大大減少對雞群的不利應激。
3.雞腸道疾病的防治
給雞餵的水大多是堿性的,非常有利於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繁殖。如果雞群長期飲用,會為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提供“溫床”,導致腸炎反復發作。
能讓雞喝醋,既能抑制致病菌,又能理氣開胃,促進消化。
壹般壹噸水加6-10斤醋,壹周能喝1天。
4、雞照明
育雛前3天每天光照24小時,之後每天減少光照時間40分鐘,直到每天光照10小時。在這個過程中,光照亮度可以滿足雞吃飼料的需要。
18周齡前後,按照雞群和整齊度的標準,加光刺激成熟,每天加光4分鐘,直到光照時間恒定在15小時。
50周齡進行第二次光刺激,每天加光3分鐘,持續加光至15.5小時不變,維持高產水平。
70周齡時進行3次光照刺激,每天也加光照3分鐘,持續光照至16小時不變,防止產蛋下降過快。
5.記錄垃圾籠並挑出垃圾雞。
每行、每組和每個雞舍都可以編號。養殖戶養雞越多,越要重視雞的編號和挑雞工作。如果妳有2萬只蛋雞,產蛋率只有90%,其中5%-7%是喪偶雞。如果能挑出5%的喪偶雞,那麽這1,000只喪偶雞就能減少8萬斤的損失。
如果養殖規模比較好,妳有自己的員工,那麽作為雞老板,妳可以從中抽取10%,鼓勵妳的飼養員把那幾只雞挑出來,這樣也能多賺幾萬。
為了提高蛋雞的產蛋率和養雞的收入,做好這些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蛋雞高產管理技術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蛋雞高產管理就說這麽多。歡迎閱讀青瓜其他農業內容。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