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如何養生
中午小睡壹會兒,保持健康
夏季進補,對於體虛的市民來說,是最經濟便捷的方式。夏天多吃小米和花生,核桃和黑芝麻也是很好的補充。
寒冷地區養生除了食補,還要註意早睡晚起,提倡“中午睡覺,中午午睡”。中醫稱之為午睡,即晚上睡覺,中午午睡。
中午回來曬太陽,以補充氣血。
寒冷地區的服裝也和健康有很大關系。據李先生說,冬天保暖的棉衣不能太厚。如果氣溫下降,多穿點。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加壹件棉背心,讓胸背保暖,中午太陽最盛的時候曬曬後背,也是補充陽光的壹種方式。
吹空調降溫要把握好“度”。
立秋後,最近骨科來了不少頸腰椎病和肩周炎的患者。其中壹位門診患者王先生說,最近頻繁感覺頸椎不適,醫生說可能是空調吹得過猛,導致舊病復發。
“立秋之後,天氣仍然悶熱難耐。在這個前提下,人們可以選擇空調、電風扇、涼席等方式適當解暑降溫,但壹定要把握好度!”專家表示,夏季空調病的壹些預防措施還是需要註意的,把空調設定在25℃到26℃,不要直接對著它吹,不要頻繁出入空調房間,減少電腦前的工作時間。老人、小孩等免疫力差的人和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要特別註意。
如果內部抵抗力強,外部的致病因素就很難侵入,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比如有的男人晚上睡覺赤膊上陣,而艾米喜歡穿熱褲、短裙、涼鞋等。往年初秋天氣轉冷,會建議他們及時增減衣物保暖。但是今年這麽熱,體質差的人自然不提倡,但是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可以繼續壹段時間,但前提是要把握好“度”。比如在空調環境下不推薦赤膊、熱褲、短裙等降低暑熱的方法。
許多人喜歡洗澡。專家提醒,高血壓、風濕病患者應根據身體狀況避免洗澡。身體素質好的人也要在洗澡前擦幹汗水,註意水溫的漸變,避免壹下子從極熱環境變成極寒環境,讓身體有壹個適應過程。溫水浴可以促進神經興奮功能,起到清涼解暑的作用。
另外,其實在任何壹個季節,預防保健都比治療更重要,增強自身體質仍然是預防和抵禦疾病的關鍵因素。建議人們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定時定量進食,保持愉快的心情,有正確的姿勢,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勞累,應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