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門牙有點壞了。

門牙有點壞了。

牙痛小方子1、白胡椒10g研成粉末,用酒精調成糊狀,分四次放入齒腔內。

2.針刺同側勞宮穴,適度刺激,以1 ~ 2次,上下撚轉不留針。

3.烏梅12塊,分別含在嘴裏,或者也含糖球。

4、適量的蜂房,加入適量的純酒精,點燃燃燒,當蜂房燒至黑灰時,用手指塗抹患處牙齒,壹般4 ~ 5分鐘即可緩解疼痛。

5、少許豬油,新棉花,裹上棉花豬油烤,在牙痛處咬壹會兒,1次1變化,反復幾次。

7、杏仁15克(去皮尖)加少許鹽,水煎含漱,每日3 ~ 4次(註意不要吞服)。

8.用冰塊按摩合谷穴5分鐘。

9、針刺患側太沖穴,撚進針內,上火後,為風火牙痛的瀉法,虛火牙痛先瀉後補。牙痛緩解後,再次針刺下關穴,上火後留針30分鐘。

10,壹個雞蛋,將蛋清倒入碗中,加入100 ml白酒,攪拌成糊狀,睡前服用。

11、五倍子60g、花椒60g、雄黃6g,研磨成細粉,用紗布包裹至黃豆粒大小,裝瓶入酒。疼痛時,取1片,放在疼痛的牙齒上10分鐘。

12.針刺耳穴第三穴,神門穴為輔,取患側,用5毫米針快速刺入反應點。年老體弱者輕微扭動,年輕力壯者強烈刺激,使針到達患牙齦,留針10 ~ 20分鐘;每日1次,4次為1個療程。

13.用棉簽或筷子蘸白酒,放在牙痛處,會麻醉神經,迅速緩解疼痛。

14、牙痛(神經、過敏、蛀牙痛均可):10粒花椒,白酒壹兩,花椒泡在白酒裏,十分鐘後含在白酒口中,幾分鐘後見效,每天兩次10分鐘,3-4天即可痊愈。

需要註意的事項

(1)註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

(2)發現蛀牙,及時治療。

(3)睡前不宜吃糖、餅幹、澱粉等食物。

(4)吃清胃火、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菱角、芹菜、蘿蔔等。

(5)忌酒和熱的食物。

(6)急躁、憤怒均可誘發牙痛,故宜豁達冷靜。

(7)保持大便通暢,不要使糞毒發作。

(8)不要吃太硬的食物,少吃酸的、太冷的或太熱的食物。

(9)針灸除了齲齒能暫時緩解疼痛外,對壹般牙痛也有很好的療效。

(10)應與三叉神經痛相鑒別。

自療

1.中醫自我療法

(1)甲硝唑片,每次0.2g,每日3次。

(2)牛黃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具有通便瀉火的作用。

(3)補腎顧遲丸,每次4g,每日2次。對於牙齒松動、隱痛的老年人,宜長期服用。

2.處方自我治療

(1)徐長卿12g,水煎兩次,混服兩次,每日1劑。

(2)馬鞭草30g,水煎,每日65438±0劑。

(3)五倍子15g,煎濃汁含漱。

(4)鐵鋁、石膏、生地黃各30克,麥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3次,每日1劑。

(5)蔥白1根,明礬15g,將藥* * *搗碎置於牙痛處,每5小時換1次。本方適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實火牙痛、虛火牙痛、齲齒牙痛等。牙痛是各種牙病和牙周炎引起的常見癥狀。

(6)老蒜2瓣,輕粉5克。搗碎後貼在經穴上,用小蚌殼蓋住,或者用別的東西蓋住,紮起來。感覺有點辣的時候就會剝開,裏面會冒出壹個泡泡,用針紮破,流出來的黃水就愈合了。經絡穴位位於雙手拇指根部,脈搏下的凹坑處。

(7)生姜6克,大蒜6克,茶葉12克,威靈仙12克。將藥搗碎,香油和蛋清混合,外敷合谷穴和湧泉穴。本方主要用於陰虛火旺、腎陰虛之牙痛。

(8)大蒜1頭2-3個,大蒜去皮,放在爐子上煨,趁熱切開燙湯的痛處,涼幾次後換蒜。此方用於治療牙痛,有殺菌解毒之功效。

3.飲食自我療法

(1)綠豆100g,甘草15g,水煎去渣,吃豆喝湯,每日兩次,每日1劑。

(2)豬腎1,鹽少許,骨碎補15g,水煮吃肉喝湯,每日1劑。用於腎虛,牙浮,隱痛,易疲勞的患者。

(3)紅糖適量,蕎麥根壹把,水煎,分次服用。用於治療兒童牙痛。

(4)將適量豬肉和30克鮮水芹根加水煎煮,分次服用。

(5)鮮姜100g,絲瓜500g。新鮮絲瓜洗凈,切段,鮮姜洗凈,切片。將兩片葉子加水煎煮3小時。壹天喝兩次湯。本方用於治療牙齦腫痛、口幹鼻燥、鼻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4.外部治療和自我治療

(1)雲南白藥粉用熱水調成稀糊狀,可直接塗於蛀牙、牙齦。

(2)直接塗在牙痛處,立竿見影,立即止痛。

(2)取數粒六神丸,放於齲穴內,緊咬止痛。

(3)切壹塊生姜咬在痛處,必要時可重復使用,以減輕疼痛。

(4)將適量樟腦、冰片研成細粉,放在牙痛處,患者吸氣止痛。

(5) 10荔枝,在其肉中填少許鹽,用火煨,碾成粉末,搓痛。

(6)取陳醋120g,花椒30g,煮沸10分鐘。濕的時候放在嘴裏3-5分鐘吐出來(不要咽下去)止牙痛。

5.其他自我療法

叩齒法:每天早晨起床後,緊閉嘴巴,上下牙齒叩擊300次,同時咽下三次唾液。

小便前輕拍36下,然後小便。練習3個月可以讓牙疼不復發。

食療藥膳

1.香蕉鹽:香蕉3根(去皮),用少許鹽食用。壹天兩次。

2.鴨蛋牡蠣粥:鹹鴨蛋2個,牡蠣幹50克,粳米60克。煮鹹鴨蛋和粳米粥。煮熟後,撈起鹹鴨蛋,去殼。把它們切碎,和牡蠣幹壹起放進粥裏。煮壹會兒,然後調味。

風熱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痛,咀嚼或叩擊時劇痛,牙齦紅腫或膿溢;口渴,舌紅,苔黃,脈浮。

1。香蕉皮燉冰糖:香蕉皮2根,冰糖30g,水燉,每日3次。

2.絲瓜姜湯:鮮絲瓜300克,鮮姜60克。將新鮮絲瓜洗凈,切成段。鮮姜洗凈切片。將後兩味加水煎煮1小時,每天喝湯兩次。

虛火牙痛型

【臨床表現】牙齒暗沈或微痛,咬合時疼痛明顯,午後劇痛,牙齦發紅,牙根漂浮,咽幹,舌紅,脈數。

1.盛迪骨碎補豬腎湯:盛迪30g,骨碎補15g,豬腎1。加適量鹽煎湯,每天吃兩次豬腎湯。

2.生地玄參鴨蛋湯:生地30g,玄參20g,鴨蛋兩個,冰糖20g。將生地黃和玄參用兩碗清水浸泡30分鐘。鴨蛋洗凈,與玄參同煮。雞蛋煮熟後,去殼,然後放入玄參湯裏煮壹會兒。上菜時加冰糖調味,吃雞蛋喝湯。

3.冬粥:麥冬50克,蘆筍50克,大米100克。麥冬、蘆筍洗凈切碎,大米加水煮粥,每日1次。

1.風熱牙痛

主要癥狀是牙痛,呈陣發性。風吹時,患處冷時疼痛減輕,熱時疼痛加重。牙齦紅腫,全身可有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幹、脈浮。

證候分析:風熱侵襲,火郁齒齦,瘀血脈絡,故牙疼,風襲,牙齦腫痛;風熱為陽邪,寒則減痛,熱則助風火,增痛。普通感冒是攻表,與熱作鬥爭,所以他見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幹,脈數。綠豆100g,雞蛋1個,冰糖適量。將綠豆搗碎,用清水洗凈,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綠豆熟透,將雞蛋打入綠豆湯內,攪拌均勻,冷卻2-3天後壹次性服用。適用於風熱牙痛、口腔腫痛的患者。

2.胃火牙痛

主要癥狀是牙痛厲害,牙齦腫脹,膿液滲血,臉頰腫脹,頭痛,口渴,口臭,便秘,舌苔黃厚,脈數。

證候分析:足陽明胃經循行人齒,胃火熾盛,牙齦循經蒸。“人體之火最猛,胃最猛。”由於火是在牙縫裏升起來的,所以牙齒很疼,牙齦也很紅腫。火傷靜脈會滲血,受傷的肌膜會化膿。火熱不散,連臉頰也腫;邪熱擾頭痛;熱傷津液,渴則飲,便秘,口中口臭,舌苔黃厚,脈數,都是胃熱過盛的表現。

3.虛火牙痛

主要癥狀為牙齒暗沈或輕微疼痛,牙齦紅腫,牙齦肉長期萎縮,牙齒漂浮,咬合無力,下午疼痛加重。全身還可見腰疼、頭暈、口幹無飲欲、舌質紅嫩、苔不濁、脈多而細。

證候分析:腎陰虛,火旺,炎癥,牙齦有疙瘩,故牙齒暗沈或微痛,牙齦微紅微腫。虛火久燒,牙齦肉損失養,導致萎縮。腎主骨,齒為骨。腎虛輸於儒,牙齦萎縮,所以牙齒不穩,牙根浮,咬合無力。下午陽明經氣旺盛,有助於虛火上沖,所以下午疼痛較重。腰為腎之府,腎陰虛則腰疼。陰虛導致頭暈,火虛損傷津液,所以喉嚨幹但是妳喝的不多。舌質紅嫩,無濁苔,脈數細,是陰虛的表現。

4.風火牙痛

柳根50克,瘦肉100克。將兩味洗凈,加適量水同鍋。調味後喝湯吃肉。適用於牙齦腫痛、臉頰浮腫的風火牙痛患者。

牙痛的鑒別診斷與治療

風火牙痛的特點是陣發性牙痛。風吹時,患部受涼時疼痛減輕,受熱時疼痛加重,牙齦紅腫。全身可能發熱,惡寒,口渴。舌紅,苔白燥,脈浮。

治風熱,解毒消腫。

藥方上的草藥

1.主方薄荷連翹方(王德英中醫耳鼻喉科)

處方:金銀花15g、連翹15g、淡竹葉12g、綠豆衣12g、知母12g、生地15g、薄荷6g(下)、牛蒡子10g。用水煎服。

2.每次服用1 ~ 2粒治牙痛的中成藥,填在人的蛀牙或腫牙的洞內,外面放壹個消毒棉球,防止藥丸滑落,並註意將含藥後滲出的唾液吐出,不宜吞咽。

3.單方方(金祥臨證方集)

藥方:石膏18g,生地15g,牡丹皮9g,荊芥6g,防風6g,青皮4g,甘草3g。水煎兩次,每日1劑。

胃火牙痛綜合征表現為劇烈的牙痛,持續的急性疼痛,牙齦嚴重腫脹,或有膿液滲出,兩頰腫脹,牙齒有明顯的叩擊痛,有松動漂浮感,局部髓核腫脹壓痛。全身可見發熱、頭痛、口渴、口臭、便秘。舌苔黃厚,脈沈。

治療方法:清胃瀉熱,涼血止痛。

藥方上的草藥

1.加味衛青粉(戴笠的石蘭秘藏)

處方:黃連10克,石膏30克(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15克,當歸10克,升麻6克..用水煎服。

如果胃腑積熱,就會發生便秘。增加黃色來清理內部和清除熱量。若兩頰腫脹,可加入板藍根、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若胃火冒蒸,血絡灼傷,牙齦出血,應加鮮蘆根、西瓜崔屹、竹葉、綠豆、絲瓜絡、金銀花,以清胃涼血。

2.中成藥

(1)熱合清膠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小兒減量。

(2)消炎散結片,每次5-8片,每日3次。

3.單方牙痛散(苗鄭雷《家方小方集》)

處方:生半夏粉10g,生蒼術粉5g,細辛粉2g,冰片0.5g..充分均勻,用棉球蘸粉填塞牙痛處,疼痛不受限再換藥。

低熱牙痛

癥狀為牙齒暗沈或輕微疼痛,牙齦紅腫,長期牙齦萎縮,牙齒漂浮,咬合無力,下午疼痛加重。全身可見腰疼,頭暈,口幹,無飲欲。舌質紅嫩,苔少,脈細。

滋陰補腎,降火止痛的治療方法。

藥方上的草藥

1.主方白質八味丸(吳倩醫宗金鑒)加慈濟。

處方:熟地黃15g,山茱萸12g,山藥15g,澤瀉10g,茯苓12g,牡丹皮12g,知母12g,黃柏12g。用水煎服。

脾虛者,宜用左歸丸滋陰補腎健脾。

2.中成藥

(1)白質地黃丸(片),口服,大蜜丸L丸,小蜜丸9克,每日2次;每次6克蜜丸,每日2次;壹次六片,壹天四次。

(2)六味地黃丸的服用方法同白質地黃丸。

止痛方法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但是疼死人。牙痛發作時,如何止痛?邊肖告訴妳幾種急救方法。

急救治療

1.用水揉按谷穴(手背虎口附近)或用手指按摩可緩解疼痛。

2.如果牙齒發熱疼痛;大多是膿液堆積造成的,可以用冰袋敷臉頰,疼痛也可以緩解。

3.在蛀牙上放壹顆辣椒,疼痛就會減輕。

用鹽水或酒漱口幾次也能緩解或停止牙痛。

5.用牙齒咬開壹朵丁香花,填在齲齒的縫隙裏。牙疼過幾個小時就消失了,很長壹段時間都不會再疼了(丁香花可以在中藥店買到)。

6.取陳醋120g,花椒30g,煮10分鐘。濕了之後放在嘴裏3-5分鐘吐出來(不要咽下去)止牙痛。

7.取適量大蒜搗碎。溫熱後塗於痛點,緩解牙髓炎和牙齒。

牙周炎和牙痛。

8.取10克白胡椒研磨成粉,加白酒調成糊狀,放入齒腔內4次。

9.取適量蜂巢,加入適量純酒精,點燃燃燒。當蜂窩燒成黑灰時,用手指蘸灰,塗在患牙上。壹般能止痛4 ~ 5分鐘。

10.取大蒜搗碎。溫熱後敷在痛點上,治療牙髓炎、牙周炎、牙痛等癥狀。

11.將味精按1: 50的濃度用溫水溶解,壹會兒把味精溶液在嘴裏吐出來。這樣連續做幾次,過兩天牙疼就好了。

13:取100克普通白酒放入茶缸中加10克鹽;攪拌,鹽融化後放在爐子上煮。在疼的地方咬壹口,註意不要咽下去,牙疼馬上就好了。

需要註意的事項

1,頑固性牙痛最好吃止痛藥緩解暫時的疼痛。

2.為預防牙病,應采用橫向振動和縱向刷牙。刷牙時要求和牙縫方向壹致。這樣可以達到按摩牙齦的目的,改善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減輕牙病帶來的痛苦。

3、預防牙疼的關鍵是保持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刷牙很重要,飯後漱口也是個好主意。

4.止痛不等於治療。要註意口腔和牙齒衛生,預防牙痛。牙痛時,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止疼,就要去醫院急救。

推薦方法

早晚刷牙,忌酒和熱性食物,牛黃解毒丸、霍青片(萊陽永康藥價5元),不吃太硬、太酸、太冷太熱的食物,吃綠豆湯。

治牙痛的中藥

介紹中醫治療牙痛的有效方法;

1,丁香,幾十個丁香,磨成細粉,保存在瓶子裏備用。牙痛時,可將丁香粉放入人的牙洞或牙縫中,幾秒鐘即可緩解疼痛,嚴重者可連續使用2-3次。

2.把大王哥哥的第二層白皮切開,切碎,加入95cm長的精華液和開水,浸泡3、7天(浸泡時間越長,療效越好)。用棉球包住藥,放在牙疼處3到5分鐘,最快半分鐘,214分鐘大部分可以緩解疼痛。治療牙痛85例,有效率95%。

3.半夏,生半夏30克,搗碎,放入90毫升90%酒精中,浸泡24小時。使用時,用棉球堵住人蛀牙洞內的液體或在病牙周圍摩擦。已治療100余例,有效率95%。

4.烏雞,把它分成兩半,用橫切面貼在患牙上。大概過了5分鐘,感覺嘴裏酸酸的,麻麻的,牙疼緩解後拿出來。用濕水洗去白色附著物,然後含在口腔的患牙中。每個五倍子可以裝4次。每2小時包含1次,每次10~15分鐘。治療牙痛60例,有效率93%。

5、芫花、芫花根雙皮(鮮)250g。用250m1的開水或75%的酒精浸泡3-5天,將棉球浸入藥液中,放在患牙上3-5分鐘。治療牙痛130例(其中齲齒91例,牙齦炎18例,牙槽膿腫6例,牙本質過敏6例)。大多數患者服藥3-5分鐘緩解疼痛,極少數患者服藥20分鐘緩解疼痛。

[1]6.花椒10粒用白酒50毫升浸泡10分鐘,包括白酒在內,每日兩次,每次10分鐘,連用3~4天。

自然療法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得要命。”中醫認為,牙痛多為牙齒神經的疼痛,主要原因是:氣腔不暢,虛火上火,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牙痛的主要原因是齲齒、牙髓炎、牙周炎和冠周炎。壹些常見病,如高血壓、牙髓充血、糖尿病、牙髓血管炎癥壞死等,也可出現牙痛、咀嚼困難,因冷、熱、酸、甜或機械刺激等癥狀加重。建議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不妨嘗試壹下自然療法,對緩解癥狀有很多好處:

技巧文章

牙痛時,取1片生姜咬在牙痛處,必要時可反復使用。

在牙疼處塗上適量的牙膏,幾分鐘後可以緩解疼痛。

用牙簽將雲南白藥挑入牙疼處,3分鐘後即可緩解。

用開水沖泡3克茶葉5分鐘,濾出茶葉,加入2毫升米醋,每日三次服用。

穴位文章

雙手拇指關節在鼻孔兩側上下摩擦36次,然後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壓鼻孔兩側的項英穴50次。

雙手十指交叉,輕敲每個手指根部(八邪穴)100次,然後用拇指按壓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合谷穴50次。

用牙刷輕輕刷在手掌的無名指第二關節(肝經穴)和小指第1關節(腎經穴),然後在拇指和食指根部之間刷手背2-3分鐘。

  • 上一篇:骨骼和肌肉疼痛處方全集
  • 下一篇:王粲捅打大蒜?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