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如何用中醫的食療方法治療貧血?

如何用中醫的食療方法治療貧血?

當人體血液中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的數量低於正常水平時,稱為貧血。貧血通常是壹種癥狀,很多疾病都伴有貧血,所以治療貧血最根本的還是要治療病因。

臨床上常見的貧血有四種類型:

1.缺鐵性貧血:鐵是制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之壹。飲食中缺鐵容易引起這種貧血。育齡期女性失血多,孩子生長發育快,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2.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下降,骨髓具有造血功能的減少是這類貧血的主要內因。

3.巨細胞性貧血:體內缺乏紅細胞成熟因子,即“抗貧血因子”,如葉酸和維生素B12,常見於嬰兒和孕婦,未能及時補充這些物質。

4.出血性貧血:紅細胞的過度破壞和丟失,如瘧疾、鉤蟲感染、潰瘍出血、痔瘡出血、月經過多及其他出血引起的貧血等引起的紅細胞大量破壞,均屬此類。

治療貧血,飲食調養很重要。【飲食原則】1。鐵是生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必需物質之壹,質的缺乏是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我們應該多吃富含鐵的動物肝臟和其他內臟,其次是瘦肉、蛋黃和豆類。紫花苜蓿、菠菜、芹菜、油菜、蘿蔔纓、莧菜、薺菜、番茄等。在蔬菜中含鐵較多,杏、桃、李、葡萄幹、紅棗和櫻桃也是含鐵較多的水果。

2.補充酸性食物,營造酸性環境,有利於鐵的吸收,尤其是在胃酸缺乏的情況下。因為人體胃黏膜是吸收食物中鐵的主要部位,由於胃酸缺乏,鐵難以吸收,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所以,在補鐵的同時,還可以補充維生素C和A,水果山楂、李子等。

3.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的基本物質。所以貧血患者的飲食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有條件的應選擇生理價值高的蛋白質食物,如牛奶、瘦肉、魚、蛋、大豆及其制品等。

4.葉酸、維生素B12等紅細胞成熟因子也存在於食物中,在動物肝、腎和瘦肉中含量最多,綠葉蔬菜和茶葉中也有葉酸。對於3~16個月的嬰幼兒和孕婦,要註意補充上述物質和食物。因為寶寶的消化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可以做成菜糊、肝糊、豆醬、肉末等,預防巨細胞貧血。

5.貧血患者常有胃酸缺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在飲食烹飪上要做到色香味俱佳,才能誘發食欲,利於消化。消化不好的人可以做肉末、肉湯、肝泥、豆腐、蛋羹、菜泥、果汁等。

【食療處方】1。羊腎2對,熟地黃300g,紅糖1kg。方法:將新鮮羊腎對半切開,去筋膜,洗凈,切成指甲,與熟地黃加水適量,文火1小時,取出濾液;藥渣加水煎煮取汁:取汁1次,方法相同。合並三次濾液,用文火濃縮成果凍狀,加入紅糖調成糊狀。每次服2湯匙,每日3次,開水沖服。半個月就是1療程。

2.羊奶250克,粳米50克。方法:粳米加水煮成粥時,加入羊奶,加糖煮至入味。用法:以上劑量為1次,每日服用1次,1個月為壹個療程。

3.羊骨髓和白蜜250克,生甘草50克。方法:將鮮羊脛骨折斷,取出骨髓。先將1000毫升甘草加水煎煮,取汁500毫升。然後加入白蜜和山羊骨髓。熬制半小時後,濾出汁液,用文火煮至焦糖狀,放入砂鍋中保存備用。以上為1療程,每次2勺,每日3次,開水沖服。

4.瘦豬肉100g,紅棗10枚,胎盤半個。制法:將胎盤洗凈,切成小塊,用5片生姜炒熟,再加入切好的瘦肉、紅棗煨熟,加少許鹽調味。以上為1日劑量,空腹服用5天為1療程。繼續每3天服用壹次。

5.阿膠、枸杞各20克,粳米60克。方法:先將粳米、枸杞煮成粥,再加入阿膠溶化,再煮兩三次。用法:以上用量為1次,每日1次,可用粥代食,加糖調味,半個月為1療程。

6.花生衣10g,煎服,每日3次。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出血有效。

7.魚鰾膠珠:將黃魚的白鰾炒成膠,然後烤成黃色的珠子,每次服用5g(開水浸泡),每日2次。用於治療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8.海參250克,切片焙幹成粉,每次9克,每日3次。

9.八味粥:糯米300克,薏米50克,紅豆30克,紅棗20枚,蓮子20克,芡實20克,生山藥30克,白扁豆15克。制法:將薏苡仁、赤小豆、芡實、白扁豆放入鍋中煮熟,再將糯米、大棗、蓮子壹起煮熟。將山藥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煮沸。每天早晚食用或作為零食食用。適用於貧血患者和厭食、腹脹、消瘦、面色萎黃的患者。

10.復中餅:面粉100g,白術20g,茯苓20g,黨參10g,陳皮5g,龍眼肉20g,山藥20g。制作方法:將上述食物除面粉外全部磨成細面,與面粉混合,加入適量的糖和水,制成面團,放入抽屜中。也可以把蒸好的蛋糕放入烤箱,用文火烘幹。可以當零食,長期食用。本品還可治療脾胃虛弱、生化源不足引起的貧血。

11.歸芪蒸雞:當歸20g,烤黃芪100g,母雞1只。味精,料酒,胡椒面,姜,蔥,鹽。母雞宰殺後,去除毛樁和內臟,然後用開水浸泡,冷水沖洗,瀝幹水分,用當歸洗凈,根據大小沿刀切幾下;姜、蔥洗凈,姜切成大塊,蔥切成長段備用。將當歸、黃芪從雞胯部放入肚中,然後放入鍋內(肚皮朝上),放上蔥、姜,加入清湯、鹽、料酒、胡椒面,蓋好,用濕棉紙封好壺口,放入籠中蒸2小時左右取出。去掉紙巾,挑出姜和蔥,加入味精,調好味。

12.王子羊肉湯:羊肉500克,去骨,焯水去血,切丁,太子參30克,何首烏15克,龍眼肉20克。方法:將上述成分放入幹凈的紗布袋中,紮緊;蔥、姜、紹興酒、鹽等調料適量。全部放入砂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煨2~3小時,將羊肉煮至熟透。去掉藥袋和蔥姜,就可以吃了。也適用於氣血兩虛的貧血患者,可以當菜吃。

13.參芪狗肉:狗肉1000g,黨參20g,枸杞10g,菟絲子10g,砂仁5g,陳皮5g,牛膝15g。方法:先將配料放入砂鍋內,如煎湯,煎30分鐘後將湯倒出。將狗肉切成3厘米左右的方塊,加入醬油、糖、黃酒、蔥、姜、味精等調料腌制,放入鍋中,加入湯汁和適量的水,燒開,用文火慢燉1~2小時,至狗肉熟透,即可食用。適用於貧血伴有形肢冷,腰膝或小腹冷痛,陽痿,月經不調,瀉下,清谷或五班瀉下,脈沈細,屬脾腎陽虛型。

14.杜仲醬鵝肉:1鵝,黃醬250g,丁香3g,砂仁3g,甘草2g,杜仲20g,八角3g,鹽適量。方法:將鵝洗凈,切成幾塊,用清水煮2小時。將其余的配料混合均勻。取出煮好的鵝塊放入團中,繼續小火煮2小時(隨時翻面)。出鍋近了,放少量冰糖,讓鵝不僅皮色鮮艷,而且好吃。冷卻後切成小塊食用。也適用於脾腎陽虛患者。

15.二冬甲魚湯:甲魚1只,蘆筍15g,麥冬15g,枸杞5g,百合10g,火腿50g,紹酒適量,蔥、姜適量。方法。去除頭部、內臟、爪子、尾巴等。甲魚的,洗凈,放入鍋中,將水燒開,小火燉20分鐘,取出,去掉上殼和腹甲,切成3厘米的段。將甲魚段和上述原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湯,燉至甲魚熟。喝湯吃肉。適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貧血。此病型癥狀壹般,如面頰潮紅、頭暈目眩、咽幹、健忘耳鳴、心煩發熱、低熱盜汗、男性遺精、女性月經量少、脈細浮等。

16.蒸鍋烏雞:烏雞1、冬蟲夏草10g、黃精5g、熟地黃5g、黨參10g以及厚樸片、香菇、紹酒、鹽適量。制法:將烏雞洗凈,切塊,與上述原料壹起放入蒸鍋內,加入少許清湯,用布將兩鍋間隙堵嚴,蒸2~3小時,即可食用。也適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貧血。

  • 上一篇:簡雲斌散文《地板上的兄弟(上)》賞析
  • 下一篇:開發冷白皮膚並不難!正確飲食就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