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肝脾,急行止痛,主治胃寒,肝脾不和。晚上腿抽筋。治傷寒傷陰,筋脈虧損,腿腳痙攣,心煩意亂,微惡寒,腹痛。
性能:
我覺得冷,肚子疼,但是我喜歡熱敷。只有肚子裏虛寒帶來的疼痛才會讓妳喜歡溫壓。如果是熱證,會引起腹痛,拒絕按壓。),左肋痛,腹瀉,吐而不吐,出冷汗,比平時更寒戰。
劑量:
白芍60克,甘草30克,3劑。
來源:
芍藥甘草湯出自《傷寒論》第二十九條。原文說:“傷寒脈浮,自汗,尿頻,心煩,微惡寒,腳抽筋,與桂枝欲攻其表相反。這種錯誤也是由於暈厥、咽幹、煩躁、嘔吐,以恢復其陽氣。如果暈厥變暖,那就更有效了。體現了這個方子的功能,甘甜,滋陰,止痛。腿抽筋多發生在夜間,夜陰,夜間發病,陰氣過盛,氣血不足,不能滋養筋脈,故足攣縮急。此牡丹,味苦微寒,養精血,但善解急,甘草甘甜,補中焦,二藥合用,故足攣縮急而自伸。
藥理分析:
止痛妙方-芍藥甘草湯。腰酸背痛其實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肌肉痙攣。如果脾主有筋,肝主筋,筋筋有問題,就要找到主要病因,調和肝脾。芍藥是酸的,酸味入肝,甘草是甜的,甜味入脾,所以芍藥甘草湯的這種味道被譽為止痛良藥,壹點都不苦。
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開水沖泡,或用溫火煮,均可作為茶飲用。註意,如果主治是腿抽筋,這裏說的芍藥和甘草必須是生芍藥和甘草。不要烤,烤出來的藥性會變。
如果是著重治療胃痛腹瀉,肝脾不和,可以用炙甘草。這裏有壹個解釋:
生甘草具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痛、調和諸藥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腹脹、四肢急痛、癰腫瘡毒,以及解除藥物毒性。炙甘草是甘草的炮制品,滋補脾胃,益氣復脈。用於脾胃虛弱,乏力,心悸,脈結代,可解除烏頭毒。
生白芍平肝斂陰,炒白芍養血調經。
補充:
芍藥甘草水煎後用香砂養胃丸更好。
香砂養胃丸是壹種溫補劑,具有溫補和胃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胃陽不足、濕阻氣滯所致的胃痛脹滿,癥見胃痛隱痛、惡心、嘔吐、酸水、嘈雜不適、食欲不振、四肢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