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生活中不適合養孩子的婆婆通常有哪些10育兒習慣?

生活中不適合養孩子的婆婆通常有哪些10育兒習慣?

現在大多數祖母都在照顧他們的孩子,但馬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她的婆婆是如何照顧她的孩子的?如果妳婆婆有以下10照顧孩子的習慣,壹定要改正,還是自己照顧自己的,以後會害了孩子。

第壹,迷信色彩重。小郭俊在後臺接到壹位寶媽的投訴,說婆婆說兒子這輩子缺金。說這話的時候,她立刻摘下自己的金戒指,塞進了嬰兒的嘴裏。孩子才三個月大。我差點吞下戒指,差點丟了性命。現在想起來都害怕。

另壹個婆婆說婆婆很迷信,剛剛生了個孫子很開心。她說,按照家鄉的“習俗”,要先用錢給新生兒洗澡,才能變得有錢有勢。結果她壹給孩子洗完澡,皮膚就嚴重過敏,壹晚上全身都是紅疙瘩。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她奶奶不同意,覺得以後可以變富變貴。有什麽意義?

第二,追著孩子吃。不管是哪個老人,總覺得如果把孩子白白餵胖了,擡出去就很有面子。所以有時候就是“餓了奶奶就覺得妳餓了”,總想讓孩子多吃點,多吃點。

有的孩子有了吃飽的概念後,壹般寶寶吃飽了就不想吃了,但是老人總會習慣性的餵,警察或者漫畫的各種威脅、利誘、恐嚇都會讓孩子在這個漫畫上吃。反正孩子只要願意吃,什麽方法都可以用。

還有,當孩子在幼兒園或者遊樂場玩得開心的時候,老人會趁機給孩子餵壹個水果或者小面包。千萬不要錯過給孩子餵嘴的機會。

老人的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這樣的動作會破壞孩子註意力的發展。為什麽有些孩子在學校不容易集中註意力?其實是小時候壹點壹點被打擾造成的。

第三,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老人本身就很怕冷,所以認為孩子也很冷,所以習慣性的讓孩子穿很多,但是孩子其實比大人更怕熱,壹般都不怕冷。除非孩子天生體質比較弱,否則穿太多運動很容易出汗。出汗時,迅速脫下衣服,但孩子穿著更容易生病。

第四,限制孩子的探索。老人經常告訴孩子:慢慢跑,別摔倒。孩子會走路後,往往是爺爺奶奶不註意,孩子壹下子就跑了,所以老人會感到害怕,害怕自己追不上孩子,害怕孩子在自己的視線內沒有被帶走怎麽辦,所以會選擇抱在身上。

經常抱著孩子會導致孩子運動量不足,孩子積蓄的能量無處發泄,出現失眠;剛學會走路就是孩子愛到處走的時候。經常抱著會讓孩子不願意走路,阻礙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當孩子要跑要跳的時候,老人們往往會阻止他,怕孩子受傷,會形成孩子不敢冒險的意識。遇到危險的時候就只想讓奶奶抱著他或者陪著他,這樣孩子長大了只會越來越膽小。

五、老年人的聽力損失如果妳的婆婆聽力不好,會不自覺地對孩子大聲說話,看電視的話會習慣性地把電視音量調大,長此以往會損害孩子的聽力。

6.無限制地給孩子吃零食。我不忍心哭。即使孩子在無理取鬧的哭鬧,也會迅速給孩子糖果、汽水、酸奶等孩子喜歡的東西。他只負責愛情,不負責教育。老年人對添加劑壹無所知。他們不知道零食吃多了會損害孩子的健康,也不知道添加劑其實會損害孩子的大腦。

7.代替孩子做事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痛苦的抱著手,都比較嬌氣。如果很多孩子想吃自己的飯碗,很多老人怕孩子從飯碗上摔下來,就先壹步壹個腳印地端著飯碗,壹勺壹勺地餵。其實這些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只會降低孩子的語言發展和協調能力,讓孩子沒有嘗試學習的機會,時間長了就會失去想要學習的想法。

八、幫孩子穿衣服很多三四歲的孩子還不知道怎麽系鞋帶,自己穿衣服,因為大部分爺爺奶奶帶的孩子都會覺得孩子太小,大人要多幫孩子,覺得孩子自己穿不好,出門容易惹人笑話。

其實孩子學穿衣服,學系鞋帶都是需要壹個過程的。他們怎樣才能慢慢改正,進步而不犯錯誤?老師要趕緊幫孩子穿上。孩子學不到新技能。他們長大了自然不會等妳來做。

九、孩子撞桌子摔倒追究桌子責任。孩子撞到了桌子上。老人趕緊抱起孩子,給孩子打了個“呼嚕”。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桌子上,就是被桌子砸到的寶寶。

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明辨是非。長大後,習慣了這樣教育的孩子往往會選擇把自己的錯誤和過錯歸咎於客觀環境或其他人。這樣的孩子不知道如何自我修正,改正錯誤。他們學的東西只能是自欺欺人,不會進步。

X.欺騙孩子只要孩子想吃,只要孩子想睡,壹點都不誇張。很多老人喜歡騙孩子來達到目的,比如說“妳吃這頓飯,奶奶帶妳去買糖果”或者“玩具不然妳去睡覺,爺爺明天帶妳去公園”等等。

  • 上一篇:排便時又疼又出血。
  • 下一篇:腦供血不足怎麽調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