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甘、淡、涼。
功能:清肺止咳,化瘀止血。用於肺結核、咯血、肺炎和糖尿病;外用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
用法用量0.5 ~ 1。取適量外敷,新鮮產品搗碎敷於患處。
註意孕婦禁忌。
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來源:紅絲線(嶺南草藥收集記錄)
同義詞有紅藍、山藍(廣軍常用中藥材手冊)、藍紅線(常用中藥材彩色圖譜)。
來源是爵床科的全草。
夏收秋收。
性味《常用中藥材彩色圖譜》:味甘淡,性涼。
功能說明-紅色絲線的功能
①《嶺南集藥錄》:治痰火咳嗽吐血。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肺止咳。
治咳嗽痰多,內傷咯血。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兩(鮮1 ~ 2兩)。
單方處方
1.內傷咯血治法:紅絲線15g,紅竹葉10g,觀音串15g,毛桃根15g,水煎。
2、治肺熱咳嗽、內傷咯血:紅絲線30-60克,水煎蜜服,每日1劑。
3、治咯血:紅絲線30克,鹽酸雞內金10克,水煎服。
4、治療流行性感冒、麻疹:鮮紅絲線30-90克,水煎服。
5、治跌打損傷:紅絲線60克,水煎,或鮮品搗碎外敷。
6、治癰、癤、癤腫:鮮紅絲線30-60克,煎服,不要用鮮品搗爛患處。臺山人通常在肥豬肉中加入絞碎、輕炸的紅絲線,作為“臺山臘肉棕”的調料。腌制的肥豬肉能散發出非常特別的香味,所以是正宗“泰山棕”的標誌之壹!!廣東奶臺山壹帶的當地人知道如何使用這種植物。
而且,由於這種植物經過烹飪後可以變成天然的深紅色,所以可以作為食品染色劑。
大多數廣東人會在餃子裏加紅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