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循環良好的兒童。其特點是方法簡單,不良反應少。
●溫水浴
適合高燒的寶寶。水溫應略低於寶寶的皮膚溫度(即32℃-34℃)。皮膚受到冷刺激後,可以使毛細血管收縮,然後擴張,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洗澡時還可以用按摩刺激血管被動擴張,促進散熱。搓澡時註意用力均勻,輕輕按摩幾下,也能促進血管舒張。再往腋下、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多擦壹會兒,有助於散熱。揉搓四肢和背部3-5分鐘。洗完溫水澡後,用大毛巾給寶寶裹好,讓寶寶舒服地平躺,多給寶寶喝溫水。
●酒精浴
用酒精擦浴時要註意酒精的濃度,壹般30%-50%濃度為宜。酒精不能太涼,溫度在32℃-35℃為宜。用紗布或毛巾酒精浸泡後,定期擦拭。通常是從孩子的脖子開始,沿著上臂外側從上到下摩擦到手背。然後沿著上臂內側通過腋窩抹到手掌。擦完上肢後,試著從脖子以下開始擦背部,洗澡時用另壹只手輕輕按摩拍打背部,促進血液循環。最後從髂部開始擦拭下肢,方法和擦拭上肢壹樣。擦拭各部位約3分鐘。擦拭腋窩、手肘、手掌、腹股溝、足心等部位時,停留時間要稍長,以提高散熱效果。
寶寶皮膚嬌嫩,洗澡時動作要輕,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皮膚。酒精搓澡的過程中,要註意給寶寶保暖,身體暴露的部位不能多。及時覆蓋擦拭過的部位。如果洗澡時發現寶寶出現發抖、臉色蒼白等異常情況,應停止洗澡,蓋好衣服保暖,並及時找醫生治療。酒精搓澡不適合嬰幼兒和體弱兒童。
註:1。搓澡前最好在孩子頭上敷壹個冰袋,這樣不僅有助於降溫,還可以防止搓澡時表皮血管收縮造成充血。
2.胸部、腹部、後頸部對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動過緩、腹瀉等不良反應。不宜用溫水或酒精洗澡。
3、出疹子的孩子不宜用溫水降溫。
●冷鹽水灌腸
冷鹵湯降溫效果顯著,但不適合家庭操作。
●冷敷
如果高燒難以忍受,可以用冷敷來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部位敷上濕冷毛巾,其他部位用衣服蓋住。當冷敷達到體溫時,要換壹次,反復換,直到退燒。也可以把冰塊包在布袋裏,放在額頭上。
●熱敷
如果體溫不太高,可以用熱敷來退燒。用熱濕毛巾反復擦拭患者的額頭和四肢散熱,直至退燒。
但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就不要用熱敷來退燒,而要用冷敷來防止體溫進壹步上升。
●洗澡
有時候,洗個熱水澡是最舒服的。還能緩解發燒癥狀。寶寶要用溫水洗澡或用濕毛巾包裹寶寶,每15分鐘換壹次。
●補充液體
發高燒時,身體會出汗散熱;但是當妳發高燒的時候,妳的身體會因為水分流失太多而關閉汗腺,防止水分進壹步流失,導致身體無法散熱。解決辦法是補充液體,多喝開水和果蔬汁,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和胡蘿蔔汁。如果要喝番茄汁,要選擇低鈉產品。發燒期間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病情好轉。
如果嘔吐不嚴重,也可以吃冰塊退燒。將果汁倒入冰盒中,冰鎮成冰塊。還可以在冰塊裏放葡萄或草莓,特別受高燒兒童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