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冷型頸椎病是由濕冷邪氣引起的頸部不適,頸肩酸痛,酸脹麻木,肩背酸痛。頸椎病是由寒、虛、濕引起的。寒濕阻陽,脈絡不通,也是常見的證型。
病因病機:寒主攝退,
其性為瘀,寒邪傷陽,不能祛濕。濕冷合則氣機不利,氣血運行不暢,筋脈急性痙攣。
如果只是寒邪傷陽,頸肩經絡的陽氣受到抑制,寒濕阻滯經絡肌肉的情況還是比較溫和的。如果腎氣不足,頸椎骨質疏松,頸椎神經擴張壓迫,寒濕邪乘虛而入,阻礙血氣運行,造成嚴重頸椎病。
診斷要點:頸部劇烈疼痛,頭暈,頭痛,旋轉受限,上肢無力,感覺異常,肌肉萎縮,X線顯示頸柱生理曲度改變。
辨證治療:
1.頸部病癥較輕,無出汗現象,可用葛根湯發汗解表。其中,葛麻用於祛寒濕,桂枝用於舒筋,赤芍和甘草用於活血,疏通經絡之氣,補充經絡之不足,生姜和大棗用於調和陰和楊琪和血。
2.汗出表虛,用桂枝湯和葛根,舒筋止痛,因表虛汗出,不用麻黃,防止汗出津液。
3.由於楊琪因凍傷不能化陰,陰凝而濕,不如再用附子溫陽祛濕而達楊琪。
4.腎氣虛、骨損、虛證可用桂枝湯加葛根、附子、狗脊、生姜、淫羊藿、鹿角膠等治療。從而達到補腎陽、腎陰、祛濕通絡、溫腎除痹的功效。
另外也可以用芥子、附子粉外敷,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