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子(本人:原文沒看到這個方子)是石悅在1952+0年6月擔任唐山市中醫協會理事時收集的壹個名老中醫經驗方,其中有7個是石悅本人的經驗方。快到老師去世八周年了,建偉不敢保密。所以他將嶽老師的經驗方子披露如下,希望有效方子不要流失,造福百姓。
01
壹種解酒脅痛的藥方
將半夏9克、化橘紅4.5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枳殼3克、桔梗3克水煎。
如表面有腫痛,可加白芥子3克。
根據
方中半夏、橘皮、茯苓、炙草為二陳湯,主治痰濁。枳殼和桔梗升降時,調和行氣,使痰飲氣化時也會融化。
朱丹溪說:“痰在脅肋之下,皮囊之外,除非是白芥子,否則達不到。”加入白芥子,可以清除脅肋下和皮膜外的痰液,最適合脅肋表面腫痛的患者。
根據石悅的經驗,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復用白芥子12g,療效快。整個方子在用藥上看似平淡,實則有溫柔之風。在平淡方面出奇的成功,擅長止飲脅痛(即濕性胸膜炎)。
02
止便血方
適應癥:男女老幼便血,無腹痛久治不愈。
黑木耳炭30克,柿子炭30克,內金炭30克,陳皮炭15克。
* * *為細粉,每次3g,開水送服,早晚各壹次。服用壹種物質後,有效果,再繼續服用。
根據
便血,無腹痛,多因腸燥陰絡傷,故用黑木耳炭(黑木耳炒炭)、柿子炭潤燥平絡,涼血止血。“絡脈為血聚之所,久病血滯”(《葉案存真》),故與雞內金炭、陳皮炭同用,散瘀理氣,使血氣通暢,血止不留瘀。
03
壹種治療胃痛的藥方
適應癥:胃神經痙攣伴疼痛,易發怒。
甘松60克,香附90克。
* * *是細粉,每份6克,開水送下。
根據
甘松的方子味甘溫,理氣止痛,《開寶本草》說他“治邪氣,心滿腹痛,隨氣而下”。配合香附理氣解郁,辛散。作為粉,溫而香,見效快。但辣香斷氣,虛痛者避之。
04
壹種治療傷寒和感冒的藥方
甘草粉6克,冰片3克。
* * *為末,六天內帶壹點眼眥,六天外兩眥(男左女右)。
這個配方是羅傳下來的,經過反復試驗,效果很好。
根據
傷寒感冒導致經絡不通,血氣不通。方中用甘草粉“通經絡,益血氣”(別錄),用冰片少量,散諸氣,益諸氣。
點於目眥,以目眥為心,直入心經,使經絡通暢,血氣通暢,寒邪自解,心蓋如陽中之日。
石悅的團隊來自羅氏。
05
壹種治療發際線瘡的藥方
羌活9克、防風9克、白芷9克、菊花9克、連翹9克、金銀花9克、紅花6克、川芎6克、花粉9克、蜈蚣1、赤芍9克、甘草6克。
用水煎服。
嚴重者用蜈蚣3條,加全蠍1.5g,乳香15g。
根據
發際線瘡生於頸背發際線處,形如小米豆。頂白瓤紅硬,疼痛難忍。破了會生膿,是內郁濕熱和外感感冒引起的。
羌活、防風、白芷祛風除濕,金銀花、連翹、菊花祛風清熱,赤芍、川芎、紅花活血通絡,花粉清熱消腫,蜈蚣祛風解毒,甘草清熱解毒,諸藥配伍。
除了重用蜈蚣,為了解除瘡毒,還加了蠍子祛風辟邪。乳香散瘡毒,活血止痛。如果瘡面已經破裂,膿血過多,就不要再給我們這邊了,怕再次打開引流之路,重傷津液。
06
壹種治療婦女乳房膿腫的藥方
黃芩6克,黃柏6克,幹姜6克,甘草6克,香椿皮1克。
* * *是精粉,用黃米醋調好,擦幹患處,再用吳琴布繃好,隔兩天消腫止痛就好了,沒有後遺癥。如果七天後瘡孔仍腫且硬,就要用人乳調治,留瘡孔使膿,也可使腫痛早愈。
禁忌:乳腺癌,肺結核,乳房壞疽,不腫不硬。
根據
女子乳癰多屬陽熱之證,故用黃芩、黃柏、香椿皮清陽熱,甘草清熱瀉火,疏通經絡。反而用幹姜溫絡,黃米醋敷患處,使癰腫功能消散。如果瘡爆發了,就用人乳調壹下,有促進肉芽生長的作用。如果乳腺癌,乳房壞疽,大病,不是我們這邊能有效的。
07
壹種治療突發火眼的藥方
適應癥:
眼睛受外邪影響,紅腫疼痛,便秘,尿短。
九君9克、芒硝9克、柴胡6克、酒鬼尾9克、生地9克、黃芩9克、荊芥6克、防風6克、赤芍9克、梔子9克、菊花9克、連翹9克。
用水煎服。避免魚腥味。
附:
外用熏洗處方:荊芥、防風、蟬蛻、僵蠶等分,水煎熏洗。
根據
眼睛爆發火,來源於風和熱攻擊眼睛。故本方用荊、方、菊、翹散風熱,秦、枳苦寒,鹽黃清。目的是認識肝,這樣就能看到血,用生地、當歸、白芍涼血活血。柴胡必經,能散火郁。至於外用熏洗的藥方,無非就是散風散熱。如果包庇失主,首先要有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