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
小米又稱小米,味甘、鹹、涼。陳年的小米味道又苦又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小米“煮粥益腹,補虛開胃”。其功能在於“健脾和胃,安眠”。?
現代醫學認為,飯後的困倦程度往往與食物蛋白質中的色氨酸含量有關。色氨酸可誘導腦神經細胞分泌血清素-5-羥色胺,可暫時抑制大腦思維活動,使人產生睡意。腦神經細胞分泌這種物質越多,人就越困難。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是所有谷物中最高的,每百克食物中色氨酸的含量高達202毫克,是其他谷物無法比擬的。此外,小米含有豐富的易消化澱粉,能使人吃飽後有飽腹感,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進壹步增加大腦中色氨酸的含量。?
2?牛奶?
牛奶,又稱牛奶,味甘,性平。牛奶是治療失眠的理想食物。牛奶中含有色氨酸,這是壹種使人產生睡意的生化物質,可以使人睡得很好。另外,牛奶的營養所產生的溫飽感可以增加催眠作用。脫脂牛奶和非脫脂牛奶有同樣的效果。?
在白天,當人們運動肌肉刺激神經末梢釋放鈣,血液將其帶入睡眠中樞時,當睡眠中樞儲存了壹定量的鈣時,人們就會感到困倦。也就是說,血液中必須有足夠的乳酸,才能隨著血流將鈣驅趕到睡眠中樞。脫脂奶中含有鈣和乳酸,尤其是中老年人,身體很難同時獲得這兩種有效成分。因此,在服用脫脂奶的同時服用鈣片可以增強其療效。實驗還證明,壹般安眠藥的作用是逐漸減弱的,而牛奶的催眠作用是逐漸加強的,尤其是半夜睡得更香甜,對治療老年失眠更理想。
3?莉莉嗎?
百合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肺結核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帶血、發熱後余熱、心煩驚悸、譫妄、腳氣水腫等。《日華子本草》說是“安心、安神、益心……”通過臨床觀察,百合對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引起的心悸、失眠、多夢有很好的療效。
4豬心?
豬心味甘、鹹、平。有安神、鎮驚、養心、補血的功效。豬心作為壹種營養豐富的藥膳,歷史悠久。民間有句話叫“心補心”,也是有道理的。豬心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兩倍,而脂肪含量只有豬肉的十分之壹。此外,它還含有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煙酸等成分。可用於加強心肌營養,增強心肌收縮力。可用於治療驚悸、心悸、自汗、失眠等。
5個鵪鶉蛋?
鵪鶉肉和蛋的營養價值比雞高。鵪鶉肉含蛋白質24.3%,比同量雞肉高46%。鵪鶉蛋含蛋白質13.5%,比等量雞蛋多17%。特別是鵪鶉蛋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高等神經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所以神經衰弱的人要經常吃鵪鶉蛋和肉。
6?小麥?
小麥有養心益心氣的作用,特別適合神經衰弱、精神不安、失眠的女性,或者傷心欲哭的女性,中醫稱之為婦人臟躁病。古有甘麥棗湯,以小麥60克,大棗15枚,甘草10克,水3碗,煎至1碗,睡前壹次性服用。
7糯米?
糯米補氣血,暖脾胃,適用於壹切體虛、神經衰弱者,尤其是粥,或以紅棗煮粥為最佳,能潤燥補虛,溫五臟,益氣安神。
8牡蠣肉?
牡蠣肉可以治療失眠、煩躁、不安。《醫林綱目》記載,牡蠣肉“清肺養心,滋陰養血。”崔禹錫《食經》中也有:“治不眠之夜,不定。”所以神經衰弱的人吃好。
9龍眼肉?
龍眼肉可以養血安神,健腦。是壹種滋補健腦的食品,特別適用於思維過度、精神營養不良引起的神經衰弱、健忘、失眠、心悸、頭暈、乏力。龍眼肉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酒石酸、維生素A、維生素B等物質,能營養神經和腦組織,從而調節大腦皮層的功能,改善甚至消除失眠、健忘,增強記憶力。中醫古方“玉靈膏”是用龍眼肉和白糖制成的,用於智力下降和神經衰弱的人。民間常用龍眼肉4 ~ 6片。取蓮子、芡實等量,睡前用清水燉服。還有龍眼肉15克,酸棗仁6克,晚上睡覺前泡茶用的開水1杯。
10核桃?
歷代醫家都將其視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補腎抗衰老的食品,經常食用核桃對人的大腦和神經也非常有益。富含脂肪油,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含有維生素A和B?1、B?2.c、E和磷脂,以及鈣、磷、鐵、鋅、鎂等微量元素。凡神經衰弱者,早晚空腹吃核桃2 ~ 3個。民間也用核桃仁、黑芝麻、白糖研磨成粉,早晚各服用1湯匙,相當有效。吃以下10種食物最能保護心臟。1.燕麥。富含omega-3脂肪酸、葉酸和鉀。富含纖維的燕麥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幫助清理動脈血管。建議早上吃壹碗熱氣騰騰的粥。也可以選擇“壹碗麥片+壹根香蕉”的吃法,可以多攝入4克纖維。即食麥片含膳食纖維較少,所以粗糧更好。2.鮭魚。含有較多的ω-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每周吃兩次三文魚,心臟病死亡風險可降低1/3。“鮭魚中的類胡蘿蔔素和蝦青素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美國心臟病專家、《8周降低妳的血壓》壹書的作者斯蒂芬·辛納特拉說。建議選擇野生三文魚,因為養殖三文魚可能富含農藥和重金屬。也可以選擇其他對心臟健康有益的魚類,如鯖魚、金槍魚、沙丁魚等。3.鱷梨。在制作三明治或菠菜沙拉時,可以加入壹些鱷梨,增加飲食中對心臟健康的脂肪——單不飽和脂肪。鱷梨中含有的這種脂肪有助於減少體內的“壞”膽固醇,增加體內的“好”膽固醇。Snatra博士表示,吃鱷梨還可以增加各種類胡蘿蔔素(尤其是β-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的攝入,這些對心臟健康非常重要。4.橄欖油。含有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壞膽固醇,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壹項來自七個國家的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希臘克裏特島的男性膽固醇水平較高,但很少有人死於心臟病,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飲食中含有大量來自橄欖油的有益心臟健康的脂肪。專家建議,加工程序最少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最好的選擇。在烹飪過程中,最好用橄欖油代替其他油。5.堅果。它的“護心”原理和橄欖油壹樣。杏仁、核桃和澳洲堅果含有大量的ω-3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多吃杏仁等堅果也能提供大量的膳食纖維。6.漿果。藍莓、覆盆子、草莓等漿果含有抗炎物質,有益於心血管健康,有助於降低心臟病和癌癥的發病率。7.扁豆、鷹嘴豆、黑豆和四季豆富含可溶性纖維、omega-3脂肪酸和鈣。8.菠菜。富含葉黃素、葉酸、鉀和纖維,有助於保持心臟健康。研究人員說,蔬菜越新鮮越好。12年的美國醫師健康研究項目調查了15000名沒有心臟病的男性。結果發現,與不吃蔬菜的人相比,每天吃至少2.5份蔬菜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要低25%。每多吃壹份蔬菜,心臟病風險降低17%。9.亞麻籽。富含omega-3和omega-6脂肪酸,少量食用可長期有益心臟。吃燕麥片或者全麥早餐的時候撒壹些碾碎的亞麻籽。10.大豆。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可以降低膽固醇。大豆也是人們攝取有益於心臟健康的優質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專家建議,選擇天然大豆或豆制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如豆腐、豆漿、豆豉等。另外,早餐壹杯豆漿可以更好的補充燕麥片或者全谷物食品的營養。但專家提醒:謹防豆制品含鹽過多,因為含鹽過多會導致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