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當時人們生病時,會不經意地用手或石頭觸碰、敲打某個部位,有時會競相緩解病情。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切石療法就是“刮痧”的原型。
中醫的老祖宗認為人體與自然相似,身體像大地,血管神經像水道。水路堵塞,土地得不到灌溉,血管神經不暢通,就會發生疾病。“百病皆始於血瘀”。刮痧、通絡、拔罐後直接祛瘀,達到整體療效。
刮痧是壹種傳統的民間中暑療法,應用廣泛。據古代記載,有100多種:感冒、發熱咳嗽、風熱咽喉痛、急性腸胃炎、風濕性疾病、急腹癥、腸痢(小腸痢疾)等。
癆病的治療不是癆病的壹種,還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抓癆病、掐癆病、拉癆病、挑癆病、熏蒸癆病、沐浴癆病等。
輕度紫紺,常見頭暈、頭脹痛、視物模糊、全身乏力、胸悶、肢冷、脈遲等。立即用瓷勺蘸清水,在肘窩或月窩,或脊柱、頸部兩側,自上而下刮擦,直至皮膚變紅,出現紫斑。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蘸水輕輕捏果肉,使其帶刺。同時,以任丹或金色奇跡為例。發作嚴重時,有腹絞痛、上吐下瀉、多汗、易怒、四肢冰涼、脈沈。先用三棱針或空針,常規消毒後,在窩內表面呈淺紫色的小血管上穿刺放血。同時口服十滴水或服玉舒丹、烏雞丹。
病情極其嚴重時,患者已經處於昏迷狀態,需要送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