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情緒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度和體驗。所謂快樂與不快樂,是壹個特定的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度、體驗或評價。從這個簡短的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
(1)人的情緒復雜多樣。既然情緒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主觀性的壹種心理反應,那麽,由於客觀事物是非常復雜多樣的,所以每個人的情緒也必然是相應復雜多樣的。古語中所謂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懼、驚,正是表現了人們對周圍現實世界的各種態度和體驗。
每個人在他的壹生中,可以說每壹年,每壹個月,甚至每壹天,都會有歡笑和哭泣,有歡樂和悲傷。比如,因為成功與失敗、成功與失敗的不斷交替,必然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有開心的,也有不開心的。當人們面對壹個萬花筒般的世界時,要盡量長時間保持積極、快樂、舒適的心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現實,進而改造現實。
(2)人的情緒是變化發展的。每個人的情緒都不是壹成不變的,會隨著時間、地點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遇到。
比如,陽光明媚,口幹舌燥的時候,壹杯白開水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快感;但是,當妳壹口氣喝夠了汽水和西瓜,強迫妳喝壹杯白開水,就會產生不快,甚至痛苦。
這種“渴飲饑食”的低級本能情緒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所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不是絕對不變的。比如,很多革命英雄被敵人折磨,雖然疼痛難忍,口幹舌燥,但在敵人給他們送來壹杯水的誘惑下,他們始終沒有屈服投降。他們用意誌力控制了“渴喝”的心理需求。雖然身體上的體驗是不愉快的,但他們的心理感受是崇高的,愉快的。
以上兩個例子很清楚的告訴人們,對幸福和不幸福的態度和評價會因人而異。有些人覺得“愉快”的事,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不愉快”的;反過來,有些人覺得“不愉快”的事,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愉快”的。例如,對於壹些體育愛好者來說,長跑、冬泳是令人愉快的體育鍛煉;對於那些不是體育鍛煉愛好者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壹項艱巨的任務。有些人覺得閱讀、寫作、釣魚和集郵很有趣。其他人可能會覺得無聊。同樣,有些人以幫助他人為樂;而有些人把幫助別人當成壹件苦差事,覺得自己增加了麻煩,浪費了時間。有的人壹心向往和追求吃喝玩樂,視之為“歡樂”和“榮耀”;而其他大多數人,卻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己任,為振興中華和祖國而勤奮工作,以此為自己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另外,還有壹種情況。同壹個人過去胡作非為,以此為樂,有的甚至因作惡被送去勞動管教;後來,他們突然悔悟,改變了“苦澀的樂觀”。他們積極肯幹,有的甚至搞發明創造,成為先進分子或模範人物。他們對快樂或不快樂的理解,前後大相徑庭。
從這裏可以看出,人是可以控制(保持)自己的情緒的。因為快樂和不快樂,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每個人自己誘發和引起;也可以通過主觀和人為來控制和調節。
情緒因“時間”而異,可以用情緒的“時間性”來描述;情感可以因為“地點”而不同,可以稱之為情感的“位置”。這些都說明,情緒完全是壹種主觀的態度、體驗或評價。除了這些,情緒還會因為不同的主觀態度、體驗或評價而表現為另壹種“空間”特征。比如妳去和女朋友約會,妳覺得等車不僅時間太長,讓妳不耐煩,而且等車和坐車對妳來說都不愉快。但是,當妳和女朋友在壹起的時候,妳會覺得相聚的時間不僅“短暫”,讓妳感到憂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聊什麽都會讓妳感到無限的快樂。
所謂情緒的“位置性”,就是對於情緒來說,妳就是妳,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妳的情感態度、體驗或評價永遠屬於妳,不能代替或代表他人的情感體驗、態度或評價。當然,同樣的,別人的情緒也不能代替或代表妳自己的情緒。舉個例子,妳可能會想,今晚,“半夜花園安靜,樹葉不再沙沙作響。多麽美好的夜晚,多麽寧靜的夜晚。”那是因為妳處於“我的心上人坐在我旁邊,眼睛默默的盯著我,我想告訴她,卻又不敢說,於是多少話留在心裏”的境地。(引號中的兩個字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的兩句歌詞)然而,對於另壹些人來說,這也是壹個“安靜的深夜”,壹個“寧靜的夜晚”。也許過了這個晚上,明天早上起來,他們將面臨壹場意義重大的嚴峻考試。可能有些人,他們的親人今晚要在手術臺上做壹個危險復雜的手術,讓他們焦慮,恐懼,抑郁。妳認為這些人能像正在談論愛情的人壹樣感受到“這是壹個多麽美麗的夜晚”嗎?(1)不愉快的因素很多,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從客觀原因來說。其中包括:
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比如,由於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動蕩和腐朽沒落文化思潮的侵蝕,西部絕大多數年輕人情緒低落,焦慮不安,對未來失去信心。如果他們遭受貧困、失業等打擊。同樣,他們會壹直感到不可預測和焦慮。1980年5月28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壹篇由精神病學家撰寫的文章,文章中寫道:“經濟困難往往會讓人情緒低落,感到極度沮喪和憤怒。在壹些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家庭暴力、酗酒和自殺。”這篇文章的結論是:“由於通貨膨脹,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精神抑郁癥。”妳看,這清楚地表明,不愉快的情緒有其深刻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個體功能狀態的影響。有些人還會因為身體疾病而產生痛苦不愉快的情緒。例如,有許多肝病患者,常常因為食欲不振、精神不振,而引起悲傷;還有很多心臟病患者,由於心臟怦怦直跳,心慌,常常產生恐懼心理;有很多女性因為月經前的頭痛、腰酸、水腫,經常出現煩躁、抑郁甚至暴力行為,等等。
這些例子都說明,壹個人的生理狀態受到幹擾,患上某種疾病後,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各種情緒上的不愉快。
②主觀原因。
主觀狀態起著重要的作用。上面提到的造成不愉快的客觀因素,由於主觀狀態不同,程度和性質差異很大。比如身體疲勞本身會引起人的不愉快情緒,但有些人因為疲勞而產生的精神困擾和心理壓力可能比壹般人更強烈、更持久,因此更容易消耗大量精力。比如孩子的哭鬧幹擾了妳的學習,當然會讓妳心煩;但是,如果妳不努力克制,反而會對孩子大喊大叫,訓斥,這樣會激起更多不愉快的情緒;如果孩子因為妳的呵斥幹擾變得越來越愛哭,妳能不更加煩躁嗎?這清楚地表明,有很多不愉快的情緒是妳本該克制而又能克制的,而由於妳自己暴躁的脾氣,這就像是“火上澆油”。
主動消除不愉快情緒的必要性。根據上面的討論,人們應該盡力消除不愉快的情緒,保持愉快的情緒。很多關於情緒的心理測試證實,壹個人心情好的時候,往往精神煥發,幹勁十足,思維敏捷,效率高;相反,當壹個人的情結不好的時候,他往往會無精打采,閉塞,懶惰,效率低下。
所以,我們必須正視不愉快情緒的危害性。所有的精神衛生工作者,幾乎無壹例外地呼籲人們重視和認真對待不愉快情緒的不良影響和不良作用。例如,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當代著名精神病學家喬治·e·威特蘭(George E. Witland)在他的1980的研究報告中告誡人們,放松的精神可以使人健康,使人慢慢衰老,等等。
沒有讓妳快樂的“靈丹妙藥”。壹個年輕的朋友問我:能不能請壹個研究心理健康問題的專家給我們開個“藥方”,列幾個“靈丹妙藥”,讓大家壹夜之間變得不快樂,變得快樂?我說:坦白說,這個很難做到。在這本書裏,我會介紹壹些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然而,所有的心理治療都不是返老還童的“藥方”。它只是幫助妳更好地認識自己,幫助妳自信地處理、處理和解決心理問題。
請不要抱怨,為什麽直到現在還沒有華佗這樣的“神醫”來指導心理健康?我可以很坦誠的告訴妳,在精神障礙和精神疾病的診療這個學科裏,永遠不會有妳希望和期待的那種“神醫”。因為“解鈴還需系鈴人!”大部分精神障礙和精神疾病的治療主要靠大家。沒有人比他自己更了解他內心的秘密。再聰明的心理健康專家,如果失去了“患者”的協助和配合,也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當然,也可能有心理健康研究者,或者醫學心理學或精神病學的“專家”,像華佗壹樣自稱或被吹捧為“神醫”,所以我不得不提醒妳:謹防上當受騙(2)如何始終保持愉快的心情。壹般來說,我們應該註意以下兩點:
(1)用理智調節情緒。壹個人能否永遠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用理性自由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年輕人如何才能敏捷地適應周圍的環境?為什麽能有改造社會的革命進取精神?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的意識形態具有能動作用。列寧說,“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創造客觀世界”;毛澤東也闡述了同樣深刻的道理:“思想等於主觀的東西,做或行動是主客觀的東西,是人的壹種特殊的能動性。這種主動,我們稱之為‘自覺主動’,是人區別於動物的特征。”
兩位革命領袖說,人的心理是有意識的心理,而意識具有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動物雖然也有心理活動,但都是無意識心理,無法控制和調節情緒。
因此,任何來自體內或體外的情緒刺激,都可以被人通過大腦的自我調節系統進行加工,進而表現為被調節的行為。可以說,任何引起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緒因素,作為壹種刺激,都必須經過每個人大腦的篩選、調整、加工和處理,才能做出反應。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麽同樣的刺激對兩個“性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告訴他,這個“奧秘”在於特定人的大腦“中間環節”在因刺激而產生反應時的意識動作。所以,人們常常看到,不是某種刺激而是必然會產生某種反應,這是壹種“奇怪”的現象。比如同壹個“天上明月”,不同的人面對這個明月,會有完全不同的心理反應。壹對熱戀中的情侶,可能會覺得夜色很美,心情很舒服;饑餓的流浪漢可能無動於衷,甚至把銀盤般的滿月想象成美味的燒餅;失戀的人,失去親人的人,或者遭遇其他不幸的人,都會對明月毫無察覺,甚至增加自己的悲傷、憤慨、厭惡、嫉妒等不愉快的情緒。
所以,想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得用理智來調節情緒。
(2)樹立遠大誌向。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很多人的不愉快情緒都是“自找麻煩”的結果。
壹個心理健康的年輕人總是會正視現實,不管對他來說是否愉快;壹個豁達樂觀開朗的人,總會少壹些不愉快的情緒。這是因為他們往往不太在乎個人得失,對名利看得很淡。所以很容易避免各種不愉快情緒的侵擾。
心理健康的年輕人有遠大的誌向和遠大的目標。他們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個人生活的整體認識和根本態度,不會因為今天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悲觀失望,甚至想自殺,也不會因為明天可能遇到滿意的事而高興驕傲到發瘋。他們可以讓自己的情緒按照正常的軌道前進和發展。
在國外,流傳已久的壹句諺語是:“我是我思想的主人!””原句是:“我是我靈魂的船長!“這裏的‘船長’壹詞就是‘船長’的意思。衷心祝願青年朋友們掌握自我情感的舵,乘風破浪,做時代的改革者,而不是跟風,壹味地通過適應社會來滿足自己。不要讓不愉快的情緒腐蝕妳的思想。